但愁封寄去,魔物或惊禅。
惟羡东都白居士,年年香积问禅师。
不是道公狂不得,恨公逢我不教狂。
地瘦草丛短,求人气色沮。
凭酒意乃伸。

【注释】

但:只;魔物:鬼魅之类;禅:禅宗。佛教禅宗,即指佛教。封寄:寄信。东都:洛阳。白居士:白居易的号。香积:佛教语,比喻佛法的功德,也泛指布施、供养等善举。问禅师:向禅师请教。道公:唐玄宗李隆基,号道真。狂:疯癫。逢我:遇到我。教狂:教我疯癫。地瘦草短:形容荒凉贫瘠之地。求人气色沮:形容人因贫穷而气色黯淡。乃:才。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诗。作者以僧人的身份,在寺庙里饮酒,抒发自己的感慨。诗人借酒浇愁,抒发了对世事的不满和对现实的失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厌倦和对佛家“不生不灭”思想的向往。

首联“但愁封寄去,魔物或惊禅”,意思是说,担心信件寄出去后会引起麻烦,魔怪们可能还会打扰到寺院的安宁。这里的“封寄”指的是书信的传递过程,而“魔物”则暗指那些捣乱的人。

颔联“惟羡东都白居士,年年香积问禅师”,意思是羡慕那位居住在洛阳的白居士,他每年都要烧香拜佛,向禅师请教佛法。这里的“东都”指的是古都洛阳,“香积”则是佛教用语,表示布施、供养等善举的意思。

颈联“不是道公狂不得,恨公逢我不教狂”,意思是说,如果真是道公那样疯狂的话,我也就不会遇见你了。这里的“道公”代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而“恨公”则是说自己遗憾没有与李白相遇。

尾联“地瘦草丛短,求人气色沮”,意思是说,由于土地贫瘠,草丛短小,人们的求神拜佛之愿望也因此受到了限制。这里的“求神拜佛”是指人们祈求神明保佑自己平安幸福的一种信仰活动。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不满和对生活的失望,同时也透露出了他对佛家“不生不灭”思想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