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弓侍羽林,宝剑照期门。
南来射猛虎,西去猎平原。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唐玄宗时期的作品,当时诗人正担任左拾遗的官职,因此本诗的创作背景也应该是唐玄宗时期。这首诗的注释如下:陇西行其二。陇西,即今甘肃东南部一带;羽林,指禁卫军;期门,汉代皇宫的南门;平原,指平陆之地。雕弓侍羽林,宝剑照期门。雕弓侍羽林:用雕翎装饰的弓和羽毛装饰的剑侍奉守卫羽林宫。雕翎、羽毛都是贵重之物,所以此处用其来修饰“羽林”和“期门”,突出其华丽。宝剑照期门:剑光照耀着期门,形容威武雄壮。期门,皇宫南门名。南来射猛虎,西去猎平原:向南打猎凶猛的老虎,往西狩猎广阔的平原,形容英勇无畏的气概。

译文:

我手持雕翎箭,侍立在羽林宫内,我的宝剑闪耀着光芒,照亮了皇宫的南门。

我向南去打猎凶猛的老虎,向西去狩猎广阔的平原,显示着我英勇不屈的气魄。

赏析:

全诗描写了将军的英姿飒爽,气势豪迈,充分展现了将军的勇武与威严,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担忧之情。

诗歌以“雕弓侍羽林”开篇,描绘了一幅威武雄壮的画面。雕翎箭象征着高超的射技,而羽林宫则是皇帝的御林军所在地,这里汇聚了许多忠诚勇猛的士兵,他们是国家的守护者。在这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种豪情壮志。

“宝剑照期门”一句,则进一步将这种豪情壮志推向了高潮。宝剑作为古代武器的一种,常常被视为权力的象征和勇气的象征,它在这里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意义。宝剑的光芒照耀着期门,不仅照亮了前方的道路,更照亮了将军的心。这象征着他肩负着重任,勇敢地前行。同时,这也表明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的责任。

最后两句“南来射猛虎,西去猎平原”,则将这种豪情壮志推向了更高的境界。猛虎代表着强大的力量和无尽的危险,而平原则象征着广阔的天地和无垠的未来。在这里,将军展现出了他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他不仅敢于直面危险和困难,更敢于挑战未知的世界。这种精神风貌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创造更好的未来。

这首诗通过描绘将军的英勇形象,展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这种勇气和决心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誉和地位,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这种崇高的精神风貌和坚定的信念令人敬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