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
号名七宝恪迦山,自在观音于彼住。
宝陁随意金鳌藏,云现兜罗银世界。
众玉装成七宝台,真珠砌就千花盖。
足下祥云五色捧,顶上飞仙歌万种。
频伽孔雀尽来朝,诸海龙王齐献供。
宝冠晃耀圆光列,缨络遍身明皈洁。
脸如水面瑞莲芳,眉似天边秋夜月。
绣衣金缕披霞袂,缥缈素服褊袒臂。
□珈珂佩响珊珊,云罗绶带真珠缀。
红纤十指疑酥腻,青莲两目秋波细。
咽颈如同玉碾成,罗纹黛染青山翠。
朱唇艳莹齿排河,端坐昂昂劫几何。
化身百亿度众生,发愿河沙救鼻阿。
我惭我愧无由到,遥望观音拜赞歌。
大圣大慈垂悯念,愿舒金手顶中摩。

【注释】

南海:指中国南海。碧绀:青绿色,形容海水的颜色。嵯峨(cuōé):山势高峻的样子。连水府:指观音大士居住的地方。号名:这里指的是观音菩萨的法号。恪迦(kè jiā):梵语Kera的音译,意为“清净”。宝陀:佛教用语,意为佛的法座。金鳌: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云现:指云雾缭绕。兜罗(dōu luó):梵语Dūrakya的音译,意为“胜”。银世界:指如梦似幻、光彩夺目的世界。七宝台:指佛教中供奉佛像、经文和宝物的台座。千花盖:即千叶莲花盖,佛教中用做供具的一种。足下:指脚底或脚下。祥云(xiáng yún):佛教用语,指吉祥的云彩。五色:指五种颜色。飞仙歌:道教用语,指仙人的歌曲。频伽(píng qiē):梵语Bimbā的音译,即紧那罗,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孔雀:佛教护法之一。朝:向……行礼。龙王:指水中的神灵。众玉:佛教用语,指众多佛像。真珠:佛教用语,指珍贵的珍珠。砌:铺设。千花盖:即千叶莲花盖。万种:指无数种。足下:指脚底或脚下。顶上:指头顶。飞仙歌:道教用语,指仙人的歌曲。众玉:佛教用语,指众多佛像。真珠:佛教用语,指珍贵的珍珠。装成:装饰而成。七宝台:指佛教中供奉佛像、经文和宝物的台座。千花盖:即千叶莲花盖。真珠:佛教用语,指珍贵的珍珠。砌:铺设。万种:指无数种。足下:指脚底或脚下。顶:指头顶。上:指头上。众玉:佛教用语,指众多佛像。真珠:佛教用语,指珍贵的珍珠。砌:铺设。万种:指无数种。足下:指脚底或脚下。顶:指头顶。上:指头上。

【赏析】

《观音大士神歌赞》,是一首描写观音菩萨的赞歌。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南海观音大士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观音菩萨的虔诚敬仰之情。全诗共七十六句,分为四章。

首章描绘了南海观音大士深幽绝处的神奇景象,以及她所居住的宝刹的壮丽与神秘。诗人用“碧绀”来形容海水的颜色,用“嵯峨”来形容山势的高峻,用“号名”来称呼观音菩萨的法号,用“七宝”、“金鳌”、“银世界”等词语来描绘观音菩萨居住之处的美丽与神奇。诗人还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次章进一步描绘了南海观音大士的容貌与仪态,展现了她的神圣与威严。诗人用“足下祥云五色捧”来描绘观音菩萨脚下的祥云之美丽,用“顶上飞仙歌万种”来描绘观音菩萨头上的飞仙之歌声悠扬动听,用“诸海龙王齐献供”来描绘观音菩萨所统率的众生对她的敬仰之情。诗人还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得观音菩萨的形象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第三章主要描述了观音菩萨的功德与恩典,表达了诗人对于观音菩萨的深深感激之情。诗人用“□珈珂佩响珊珊”来形容观音菩萨身上的法器发出的声音如同美妙的音乐般悦耳动听;用“红纤十指疑酥腻”来形容观音菩萨的手指尖如同美玉般细腻光滑;用“青莲两目秋波细”来形容观音菩萨的眼睛如同秋天的湖水一般清澈透明。这些形象生动的描述使观音菩萨的形象更加鲜活可爱,也表达了诗人对观音菩萨深深的敬爱之情。

第四章主要描述了观音菩萨对众生的慈悲与拯救。诗人用“化身百亿度众生”来形容观音菩萨化身无数,普渡众生的伟大行为,用“发愿河沙救鼻阿”来表达观音菩萨发愿救度所有众生的决心与信念。诗人还运用了夸张与想象的修辞手法,使得观音菩萨的形象更加神圣而崇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观音菩萨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观音菩萨形象的描绘与赞美,传达了诗人对于观音菩萨的深深敬仰与崇拜之情。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热烈,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