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他还自敬,轻他还自轻。
骂他一两口,他骂几千声。
触他父母讳,他触祖公名。
欲觅无嗔根,少语最为精。

【注释】

敬还:尊敬他,尊重他。轻还:轻视他,不重视他。

骂他一两口:对他随便说了几句,骂了他几句,没有深意的。几千声:指他骂人时声音之大,数量之多,形容他的辱骂非常厉害。

触他父母讳:触犯了他的父母,触犯了长辈,不恭敬。祖公名:祖宗的名字,尊称。

欲觅无嗔根:想要寻找的是无烦恼、无嗔怒的根源,即内心的平和。少语最为精:少言为妙,说话要简洁有力,才是真本领。

【赏析】

本篇所选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其八十八》。此诗用通俗的语言和浅白的比喻,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人轻薄他人的行为进行了揭露和批评,表达了作者鄙视这种行为的思想感情。

首句“敬他还自敬,轻他还自轻”两句,以“敬他”和“轻他”作对比。作者把“轻他”的人比作“自己”,说明他们都是“轻他”。“敬他”的人却“自敬”,“轻他”的人也“自轻”。这是对那些轻薄人的一种讽刺与嘲笑。

接着写“骂他一两口,他骂几千声”,这是从反面来写“轻他”的危害。作者认为,“骂他一两口”,“他骂几千声”,说明被“轻他”者是多么的恼恨,他们的仇恨是如此之深。

第三句“触他父母讳,他触祖公名”两句,又进一步指出了“轻他”的危害所在。作者认为,那些轻薄别人的人,往往会触犯他人的父母或祖宗,这是何等不尊重他人啊!这是对那些“轻他”者的又一次讽刺与嘲笑。

最后两句“欲觅无嗔根,少语最为精”,是全诗的总结。作者认为想要达到内心的平静,就必须减少言语上的炫耀,少一些虚浮的言语。这是作者对于做人做事的一个原则性的概括。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它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某些人轻薄他人、不尊重他人的思想作风以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王梵志的机智与才华,他用简练的文字,刻画了那些轻薄他人的人的形象,并对其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与嘲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