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恩必须酬,施恩慎勿色。
索得一石面,还他十㪷麦。
得他半疋练,还他二丈帛。
瓠芦作朾车,棒莫作出客。
注释:
负恩必须酬,施恩慎勿色。索得一石面,还他十㪷麦。
得到一点粮食,要还给他十倍的粮食,这是为了报答他的恩情;
索得一石面,还他十㪷麦。
这是说,你给我一石粮食,我要用十倍的回报,就是十石粮食,让你吃个饱!
得他半疋练,还他二丈帛。
得到一半丝绸,还要回赠他两丈丝织品,这是为了让他知道,我对你的感激之情是深厚的,不是一般的,你要珍惜我的这份好意!
瓠芦作朾车,棒莫作出客。
用葫芦做的船,不能载着客人去远行,因为那船太小,只能载着一个人,无法容纳更多的旅客。这是说,你的恩情虽然大,但我却只能给你一个机会,希望你能抓住这个机会,好好珍惜,不要白白地浪费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恩人的感激之情。全诗以“酬”字为枢纽,将施恩、受恩、感恩的过程贯穿始终。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恩情的厚重和珍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恩人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
诗中的第一句“负恩必须酬”,就明确指出了诗人对于恩人的态度和行为准则。诗人认为,受到恩惠的人必须以相应的回报来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对自己行为的规范。诗人在第二句中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他说:“施恩慎勿色”,意思就是说,你在对我施恩时,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地露出自己的意图,否则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或者反感。
接下来的三句则具体描述了诗人如何对待恩人的行为。他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恩人足够的回报,而且在精神上也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感激。他告诉恩人,如果你给我一些粮食(一石面),我就要用十倍的粮食(十㪷麦)来回报你,这是为了表达我对你的感激之情。如果我给你丝绸(半疋练),我还会用两丈的丝织品(二丈帛)来回报你,这也是为了表示我对你的深厚感情。
最后四句则是诗人对恩人的一种提醒和警示。他认为,虽然你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和支持,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忘记你的恩情。我们应当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地利用它,不要让它白白地流逝。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要被他人利用或者伤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