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贼俱为患,心贼最为灾。
东西好游浪,南北事同回。
疾姡终难却,悭贪去即来。
自非通达者,迷性若为开。

六贼俱为患,心贼最为灾。

东西好游浪,南北事同回。

疾姡终难却,悭贪去即来。

自非通达者,迷性若为开。

注释: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贪婪、欲望无穷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六贼俱为患,心贼最为灾”:六贼指的是佛教中所说的六种烦恼,分别为眼、耳、鼻、舌、身、意,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烦恼之源。而心贼则是指人心中的各种欲望,它们是导致人陷入痛苦的根源。这里的“心贼”是指人内心的欲望和贪念,它们如同六贼一样,共同构成了人的困扰之源。

“东西好游浪,南北事同回”:这里描述了人们常常喜欢东奔西走,追求名利,而一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又开始追求其他的东西,就像四季更替,始终无法满足。这里的“东西”和“南北”分别代表不同的方向和领域,而“事同回”则表示这些追求总是回到起点,无法真正实现。

“疾姡终难却,悭贪去即来”:疾姡在这里指的是迅速到来的事物,而悭贪则是指吝啬贪婪的人。这里的“终难却”是指迅速到来的事物很难抗拒,而“去即来”则是指吝啬贪婪的人一旦离开,很快就会回来。这两句话表达了一个道理:那些迅速到来但无法抗拒的事物(如疾病)或那些吝啬贪婪的人(如小人),往往都是我们难以摆脱的困扰。

“自非通达者,迷性若为开”:通达者指的是那些明白事物真相、懂得如何做人的人。这里的“迷性”是指迷失本性的人。如果一个人不是通达者,那么他就很难摆脱迷性的状态,就像被锁链束缚的人无法挣脱一样。这一句话表达了一种观点:只有通达者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谛,从而摆脱迷性的状态。

赏析:这首诗以“六贼俱为患,心贼最为灾”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人内心的各种欲望和贪念,以及它们对人生的影响。接着诗人通过“东西好游浪,南北事同回”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名利的追求永无止境,最终陷入无尽的循环之中。然后诗人用“疾姡终难却”,表达了迅速到来的事物难以抗拒的现实;而“去即来”则揭示了吝啬贪婪的人总是一有机会就回来的现象。最后一句“自非通达者,迷性若为开”,则是告诫读者,只有通达者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谛,从而摆脱迷性的状态。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迷失,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