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登楚峡,孤棹下巫云。
正值三声断,仍教五夜闻。
凄凄流洞壑,杳杳透烟氛。
滟滪秋归尽,阳台曙欲分。
何人悲失计,几度恨离群。
听后盈巾泪,家山接海濆。
三峡闻猿
扁舟登楚峡,孤棹下巫云。
正值三声断,仍教五夜闻。
凄凄流洞壑,杳杳透烟氛。
滟滪秋归尽,阳台曙欲分。
何人悲失计,几度恨离群。
听后盈巾泪,家山接海濆。
注释:
- 扁舟登楚峡:乘坐着小船登上了楚国的峡谷。楚峡,指长江三峡中的瞿塘峡。
- 孤棹下巫云:独自一人划着船桨从云雾中驶过。巫云,巫峡的云雾。
- 正值三声断,仍教五夜闻:恰好是猿啼声中断的时候,仍然让人听到猿啼声直到第五个夜晚。正,正是。三声,指猿啼三声,即三通猿啼。
- 凄凄流洞壑:猿啼声凄切如流水般在山洞间流转。
- 杳杳透烟氛:猿啼声渺远,仿佛穿透了烟雾般的氛围。杳杳,遥远的样子。
- 滟滪秋归尽,阳台曙欲分:滟滪石在秋天已经全部露出水面,而高悬的巫山女神也似乎在黎明时分就要分开了。滟滪,指瞿塘峡险处,因形似巨大砚台而得名。
- 何人悲失计,几度恨离群?:是谁为失去计划而感到悲苦、为多次与同伴离别而感到遗憾呢?悲失计,指因失去机会或方法而悲伤。几度,不止一次的意思。
- 听后盈巾泪,家山接海濆:听完之后,眼泪沾湿了手巾,家乡的山峦好像伸入海水之中。盈巾泪,形容听了猿啼声之后流泪不止的样子。濆,边沿。这里指水边。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瞿塘峡听到猿猴啼叫的情景。诗的前四句写登高望远,看到猿啼声断续不绝,听到猿啼声连绵不绝,感受到猿啼声凄凉悠长;中间八句写猿啼声在山谷中回荡,穿过迷雾弥漫的山峰,仿佛穿越时空,直逼心灵深处;最后两句写猿啼声触动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引发了对失去朋友的哀伤以及对远离家乡的思念。整首诗通过对猿啼声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对友情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