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入温门山,群峰乱如戟。
崩崖欲相触,呀豁断行迹。
脱屐寻浅流,定足畏欹石。
路尽十里溪,地多千岁柏。
洞门昼阴黑,深处惟石壁。
似见丹砂光,亦闻钟乳滴。
灵池出山底,沸水冲地脉。
暖气成湿烟,蒙蒙窗中白。
随僧入古寺,便是云外客。
月出天气凉,夜钟山寂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温门山》。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早入温门山,群峰乱如戟。
    译文:一早便踏入了温门山,群山如戟般错落有致。
    注释:温门山,地名,位于现今中国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戟,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比喻山峰高耸、密集的样子。
    赏析: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早晨进入温门山的画面,山峰像戟一样矗立,充满了生机与力量。

  2. 崩崖欲相触,呀豁断行迹。
    译文:崩塌的山崖仿佛要相互触碰,险峻的峡谷将人的脚步阻挡。
    注释:崩崖,山崖因自然原因发生崩塌。呀豁,形容狭窄而险峻的峡谷。行迹,行走的路径。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山谷中崎岖的地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行走的难度感。

  3. 脱屐寻浅流,定足畏欹石。
    译文:脱下鞋子寻找小溪,稳定脚步却担心倾斜的石头。
    注释:脱屐,把鞋脱掉。欹石,倾斜的石头。
    赏析: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一些危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谨慎与小心。

  4. 路尽十里溪,地多千岁柏。
    译文:道路尽头是一条小溪,地面上长满了千年的柏树。
    注释:十里溪,指通往温门山的小路尽头有一条小河或溪流。地,指地面。千岁柏,意指柏树生长了上千年。
    赏析:这里的“路尽十里溪”和“地多千岁柏”共同勾勒出了温门山的自然风光,给人一种宁静、古朴的感觉。

  5. 洞门昼阴黑,深处惟石壁。
    译文:山洞的门白天也是阴暗的,洞内深处只有石壁。
    注释:洞门,山洞入口处。昼阴,白天的阴暗。惟,只。
    赏析:此句展现了温门山内部的景象,给人一种幽深莫测的感觉。

  6. 似见丹砂光,亦闻钟乳滴。
    译文:似乎看到了丹砂的光芒,也听到了钟乳水滴的声音。
    注释:丹砂,一种含有氧化铁的矿物,常用于制作红色染料。钟乳滴,指钟乳石滴落的声音。
    赏析:诗人通过观察和听觉感受,描绘了温门山中奇特的自然现象。

  7. 灵池出山底,沸水冲地脉。
    译文:灵巧的水池从山底涌出,沸腾的水柱冲击着大地的脉络。
    注释:灵池,一个清澈的水池。沸水冲地脉,指水柱冲击地面。
    赏析:此句再次强调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8. 暖气成湿烟,蒙蒙窗中白。
    译文:暖湿的气息化作雾气弥漫开来,朦胧的烟雾笼罩着窗户呈现出白色。
    注释:暖气,指热空气。湿烟,由热气形成的雾状物。蒙蒙,模糊不清的样子。
    赏析: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温门山上云雾缭绕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9. 随僧入古寺,便是云外客。
    译文:我随着僧侣进入古老的寺庙,这里是云端之外的世界。
    注释:随僧,跟随和尚或僧人一同前往寺庙。古寺,历史悠久的寺庙。云外客,指远离尘世的地方或境界。
    赏析:这两句诗意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向往。

  10. 月出天气凉,夜钟山寂寂。
    译文:月亮升起时天气凉爽,夜晚的钟声回荡在寂静的山峦间。
    注释:月出,月亮升起。天气凉,天气变冷。夜钟,晚上的钟声。寂寂,静悄悄,没有声音的样子。
    赏析: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温门山的自然景色和神秘氛围,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