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雕莹美,图真琢玉成。
神功呈百福,含聚曰光明。
轮宝□霄壮,珠璎镂石晶。
感□严父志,竭力为先灵。
【注释】
感石浮图:指佛教中的“石浮图”,即石塔,用来安放舍利。
琉□(liú bó):宝石。
雕莹美:雕刻精细而晶莹美好。
图真琢玉:形容佛像的制作非常逼真,像真的玉石一样。
神功呈百福:佛经上说,佛有神通力,可以呈献百福。
含聚曰光明:佛教认为,佛有广大的功德,能含容一切,所以称他为光明。
轮宝□霄壮:佛教中,佛被称为大乘宝轮,这里指佛的法身庄严伟大。
珠璎(yīng)镂石晶:用珍珠和玉石装饰的佛珠,光彩晶莹。
严父志:对父亲严厉而有远见的品格。
竭力为先灵:竭尽所能地奉献给祖先或神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佛教的诗。诗人通过赞颂“石浮图”的神奇、美丽和庄严,赞美了佛法的伟大,表达了对佛的敬仰之情。
首联“琉□雕莹美,图真琢玉成。”诗人首先描绘了“石浮图”的外观,它如同宝石般晶莹剔透,雕刻得极为精细。接着,“神功呈百福,含聚曰光明”两句赞颂了佛法的神奇功效,佛具有神通力,能够呈献百福,并且具有广大的功德,能含容一切,所以称为光明。
颔联“轮宝□霄壮,珠璎镂石晶。”进一步描绘了“石浮图”的壮丽景象,佛的法身庄严伟大,如同轮状的宝轮,又似珍珠和玉石相间排列的佛珠,光彩晶莹。这一联也反映了佛教中对于佛的形象和象征意义的描述,强调了佛的庄严、神圣和慈悲。
颈联“感□严父志,竭力为先灵。”诗人将佛教中的佛陀与古代的严父相比拟,赞扬佛具有严厉而有远见的品格,并且为了先祖和神灵竭尽所能。这一联进一步突出了佛的伟大和崇高,以及他对信徒们的关怀和引导。
尾联“赏析”部分,诗人通过对“石浮图”的赞颂,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之情。他认为佛法既神奇又能带来福报,佛的功德无边无际。同时,他也强调了佛的庄严形象和慈悲本性,以及他对信徒的引导作用。整首诗充满了对佛法的赞美和崇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