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回首望秦关,南向荆州几日还。
今日登临唯有泪,不知风景在何山。
诗句释义:
- 岘山回首望秦关 - “岘山”指的是今天的湖北省境内的岘山,古代著名的军事要塞。“回首望秦关”意指站在岘山之巅,回望秦时修建的关口,表达对往昔战事的回忆和感慨。
- 南向荆州几日还 - “荆州”古时指今湖北江陵一带,位于长江中游。“几日还”表达了一种期盼或询问,可能是指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返回故乡荆州,也可能只是形容时间的短暂,表达了一种留恋之情。
- 登临唯有泪 - “登临”即登上高处,通常用来描述登高远眺的行为。“唯有泪”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登高所见所感的悲痛情绪,可能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可能是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伤。
- 不知风景在何山 - “风景”在这里指的是自然界的景色。“何山”是对“何处山”的省略,意指不知道这些美景究竟存在于何处。这一句反映出诗人在登高过程中产生的迷茫和困惑,也许是对自己身处何地的不确定,也许是对眼前景色的迷惑。
译文:
站在岘山之巅,回望着秦时修建的关口,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战事的感慨。向南望去,期待着回到荆州的日子,但不知何时能够实现。登上高处,只有泪水伴随着我,不知道眼前的风景究竟属于哪个方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岘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战事的回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当前环境的迷茫和困惑。首句通过对比“岘山”与“秦关”,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待。颔联中的“南向荆州几日还”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感叹。颈联的“登临唯有泪”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是悲伤、是无奈还是别的什么?这是读者需要去思考的问题。末联以“不知风景在何山”作为收尾,留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整首诗语言平实而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