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北游久不回,塞雁南渡声何哀。
相思闻雁更惆怅,却向单于台下来。
【注释】
①故人:老朋友,指张储嗣宗。单于台:汉代在长安城外筑有“汉武留”,是匈奴单于的行宫,称为单于台。②塞雁:塞外飞过的大雁;哀:哀鸣之声。③却:反而。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当时诗人正在长安,而友人张储嗣宗从北方来长安看望他,诗人写此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首句“故人北游久不回”中的“北游”即指张储嗣宗从北方来到长安。“回”字在这里表示返回之意,说明诗人与友人分别已很久了。
次句“塞雁南渡声何哀。”中的“塞雁”指的是大雁,因为古代人们认为大雁能传书,所以又称鸿雁。“声何哀”中的“何哀”表示大雁叫声凄凉、悲切,表达了诗人听到雁鸣声后内心的惆怅和不安。
第三句“相思闻雁更惆怅。”中的“更惆怅”表示诗人听到雁鸣声后更加感到惆怅、伤感,可能是因为思念友人的缘故。
最后一句“却向单于台下来。”中的“却向”表示突然转向或折返的意思,这里指诗人听到雁鸣声后突然转向张储嗣宗所在的单于台。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和雁鸣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战乱纷扰的社会现实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