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
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
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抓住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倾向,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和个人的思想情感进行赏析。
“种兰不种艾”意思是说,栽种兰花不要种植艾草,因为两者都是生长在土壤之中。“兰生艾亦生”意思是说,兰花与艾草同时生长。“根荄相交长”,指两种植物的根系互相交错着向上生长。“茎叶相附荣”,指两种植物的叶片互相依附而茂盛地生长。“香茎与臭叶”,比喻两种不同气味的植物相互依存而繁荣。“日夜俱长大”,形容两种植物的生长速度很快。“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表示担心除掉艾草就会伤害到兰花,而浇灌兰花又会伤害到艾草。“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表示虽然兰花不能得到灌溉,但艾草也得不到清除。“沉吟意不决”,表明诗人在这两种植物之间犹豫不决。“问君合何如”,询问这种状况应该如何是好。
【答案】
译文:种兰花而不种艾草,兰花与艾草都从土中生长。兰的根茎和艾的根茎相互交错着向上生长,它们的茎叶互相依
附而茂盛生长。香气的茎和臭味的叶,一天天地都在成长。铲除艾草怕伤害兰花,浇灌兰草又怕伤害艾草。兰花也
没有得到灌溉,艾草也得不到清除。我沉吟思考,难以做出决断。请问这样的情形应该如何是好?
赏析:此诗为《古诗十九首》之一。诗人以兰花和艾草作比喻,表现了作者进退两难的心理状态,表达了诗人在对待
人生选择上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