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辀小。
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
心将潭底测,手把波文袅。
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志在湖海,不厌华小车。

月中抛钓钩,惊起滩上鸟。

心如潭底测,手把波纹舞。

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

注释解释:

得乐湖海志:指志向远大,乐于追求。

华辀小:形容小车华丽。

抛一声:指抛出鱼竿,发出声响。

惊起滩上鸟:指惊起了飞鸟。

心将潭底测:比喻心境深远,如同潭底测量一样。

手把波文袅:形容手中握着鱼线,轻轻摆动。

何处觅奔车:比喻寻求不到。

平波:平静的水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属于《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中的第五首。诗的内容主要是描写诗人钓鱼时的情景和心情。

诗的前两句“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辀小”表达了诗人对湖海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华小车的欣赏。这里的“华辀小”,既形容了华小车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华小车的珍视。

第三、四句“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描绘了诗人在湖边垂钓的场景。他抛出鱼竿的那一刻,惊动了湖边的飞鸟。这里的“惊起滩上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钓鱼时的生动场景。

第五、六句“心如潭底测,手把波文袅”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沉和专注。他的心境如同深潭,深邃而宁静。同时,他的手握着鱼线,轻轻地摆动着,仿佛在与鱼儿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第七、八句“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他看来,理想的生活就像眼前的平波一样,虽然平静但无法触及。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