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床带松节,酒腻肥如羜。
滴滴连有声,空疑杜康语。
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
自此得公田,不过浑种黍。

【注释】

十咏:即《七贤咏》。《七贤咏》为曹丕所作的一组诗,共十首。其一是“酒床”。

羜(mǐ):古代一种肥大的野羊。

开眉(mī):指打开眼睛。

染指:比喻贪馋。

浑种黍:指大田黍。

【赏析】

《酒中十咏·其四》是一首描写嗜酒如命的诗人在醉梦中与友人畅饮的情景。全诗通过对酒的描绘和对酒醉后情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嗜酒如命的性格特点。

首联:“糟床带松节,酒腻肥如羜。”这两句是写酒器。酒器是饮酒之物,而酒器又常与酒联系在一起,所以诗人首先就从酒具上着笔。这里用“带”字,表明酒器与酒的密切关系。“带松节”,说明此酒有松节,松节是酒的香味之源。“酒腻”,指酒味醇厚,黏稠如泥。“肥”,指肥美、丰满。“羜”,即野羊,这里指酒的味道醇厚肥美。

次联:“滴滴连有声,空疑杜康语。”这两句写酒醉后的感觉。“空疑杜康语”,指喝得太多,好像听见了酒神杜康的声音。“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酿酒人,这里借指酒。“有声”,指酒液流动时产生的声音。“疑”,怀疑。

末联:“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这两句写饮酒后的神态。“开眉”,指酒喝多了以后,眉毛也放松了。“既压后”,指喝得太多之后,两颊也松弛了。“染指”,指喝酒太多,手也染上了酒的颜色——变红。“偷尝处”,指偷偷品尝的地方。

整首诗以酒为媒介,通过描写酒器的制作以及饮酒过程中的各种感官体验,展现了诗人嗜酒成性的性格。同时,诗歌还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酒比作美人,将诗人自己比作沉醉其中无法自拔的人,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酒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