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鹤带雾傍独屋,破巢含雪倾孤梧。
濯足将加汉光腹,抵掌欲捋梁武须。
隐几清吟谁敢敌,枕琴高卧真堪图。
此时枉欠高散物,楠瘤作樽石作垆。

【注释】

  1. 奉和鲁望:这是诗人对友人鲁望的诗作的回应。鲁望,即杜甫。
  2. 独夜有怀吴体:独夜,指的是独自一人的夜晚。吴体,是唐代的一种诗歌形式,以吴地的风土人情为题材。
  3. 病鹤带雾傍独屋:病鹤,指受伤或生病的鹤。带雾,形容环境昏暗。傍,靠近。
  4. 破巢含雪倾孤桐:破巢,指破损的鸟巢。含雪,形容雪融化后滴在树上。倾,倾斜。孤桐,指孤独的梧桐树。
  5. 濯足将加汉光腹:濯足,指洗脚。加,接近。汉光腹,指汉朝皇帝的肚子。这里暗指唐朝皇帝的肚子。
  6. 抵掌欲捋梁武须:抵掌,用手指相碰。梁武,即梁武帝,南朝梁的开国皇帝。捋,用手指轻轻抓住。梁武帝的胡须,用“捋”来形容,意在表达亲近之意。
  7. 隐几清吟谁敢敌:隐几,指的是坐着不直起身子的样子。清吟,是指低声吟唱。谁人敢与相比?意为无人能与之匹敌。
  8. 枕琴高卧真堪图:枕琴,指的是把琴放在枕头上。高卧,指的是仰面躺着。真堪图,意思是真值得图画描绘。
  9. 此时枉欠高散物:此时,指现在。高散,指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曾任睢阳太守、北海太守等职。此处借指友人。枉,白白。
  10. 楠瘤作樽石作垆:楠瘤,指楠木的瘤子。作樽,指用来盛酒的容器。石作垆,指用石头做成的炉灶。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奉和鲁望独夜有怀吴体见寄中的一首。全诗共十句,每句五字,韵律整齐,意境优美。下面是逐句的解析与赏析:
    首联:“病鹤带雾傍独屋,破巢含雪倾孤梧。”
    此联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病鹤带着迷雾傍近了破旧小屋,巢中积雪倾泻到了孤单的梧桐树上。这里的“病鹤”、“带雾”、“破巢”、“含雪”、“孤梧”等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悲伤色彩,展现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
    颔联:“濯足将加汉光腹,抵掌欲捋梁武须。”
    此联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孤独的氛围。诗人想象自己赤足踏过汉朝皇帝的腹部,用手去捋梁武帝的胡须。这里的“濯足”、“光腹”、“捋须”等动作都充满了力量感和亲近感,让人感到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颈联:“隐几清吟谁敢敌,枕琴高卧真堪图。”
    此联则转入了诗人自身的感受。他坐在椅子上低吟浅唱,没有人能与他相比;他仰面躺在床上,枕着琴睡觉,这样的生活是多么惬意啊!这里的“隐几”、“清吟”、“枕琴”等词语都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尾联:“此时枉欠高散物,楠瘤作樽石作垆。”
    此联则是诗人对于友情的感慨。他感叹现在缺少像高适这样的朋友,只能以楠瘤制成的酒杯和石制的小桌来招待朋友。这里的“枉欠”、“高散”等词语都表达了诗人深深的遗憾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哀愁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和乐观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