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桂岭居天末,但见涔阳在眼前。
注释翻译:
不须再住在桂岭天边,只看到涔阳在眼前。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之作。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眼前的涔阳城就在眼前,不必再从桂岭遥望了。涔阳是古代的地名,位于今湖南省涔水之南,这里指代潇水一带。这句诗以“眼前”二字作结,表明诗人已登上山头,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涔阳就在眼下,无需远眺。后两句写涔阳城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诗人站在山顶上,只见到云中模糊的轮廓。这两句诗写登高所见之景。“但见”二字表明诗人所见之景只是隐约可见,并非清晰可辨。
首句“不须桂岭居天末”,诗人说不需要再到桂岭那样高的地方去居住,意思是说自己已在山巅,无需再去。这一句既表明诗人已登上山顶,又表明他志向高洁、超然物外,不屑于在尘世纷扰中求得一席安身之地。“居天末”,意谓居于天地的边际,形容境界极高,也含有远离世俗、遗世独立之意。
次句“但见涔阳在眼前”。“涔阳”为地名,指湘江支流潇水的北岸。这一句写诗人站在山顶,只看见眼前涔阳城的依稀轮廓,不需再仰望或远望。“但”字用在这里,表示只有眼前的这一景色,而没有其他更远处的景象。“眼前”一词则表明诗人已身处此地,居高临下,俯瞰潇水两岸。
这首诗写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表现了他对世俗纷扰的不屑态度和对清高境界的追求,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