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屦相随任处便,不唯空寄上方眠。
归时亦取湖边路,晚映枫林共上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其内容为:
杖屦相随任处便,不唯空寄上方眠。
归时亦取湖边路,晚映枫林共上船。
注释:
- 杖屦相随任处便:拄着拐杖,穿着鞋子,随时随地都可以走。杖屦,指拄杖和鞋;相随,相互伴随;任处便,随时随地都可以。
- 不唯空寄上方眠:不仅仅是为了在上方休息而存在。上方,佛教用语,指修行之地。这里比喻修行之处。
- 归时亦取湖边路:回家的时候也可以选取湖边的小路。归时,指回家的时候;亦,也;取,选择;湖边路,指湖边的小路。
- 晚映枫林共上船:傍晚时分,映照着枫树林,我们一起乘船出发。晚映,傍晚时的景色;枫林,指枫树形成的树林;共上船,一起乘船。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与禅师交往的诗。诗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来描绘禅师的行踪生活,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禅师生活的闲适与超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禅师深厚的敬意和友谊。
首句“杖屦相随任处便”,描绘了禅师拄杖穿鞋,随心所欲,随时可去任何地方的情景。这里的“杖屦”指的是拄杖和鞋子,象征了禅师行走自如、无拘无束的状态;“任处便”则表示禅师可以随意前往任何地方。这一句既体现了禅师的自在,又表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
第二句“不唯空寄上方眠”,则是说禅师并不只是为了在上方休息而存在。这里的“上方”指的是修行之地,象征着禅师追求的是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境界。而“空”则表示禅宗中的“虚无”、“空寂”等观念,强调禅师对于物质世界的超然态度。这句诗表达了禅师对于修行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第三句“归时亦取湖边路”,描绘了禅师在归家时可以选择湖边的小路。这里的“湖边路”象征着宁静、安详的生活状态,也是禅师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诗不仅表达了禅师对于日常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
最后一句“晚映枫林共上船”,则是写诗人在傍晚时分,看到枫树林的美丽景色,于是与禅师一同乘船离开。这里的“晚映”描绘了日落时分,枫树林的美景;“枫林”则象征着坚韧、顽强的品质,也是禅宗中常用的意象之一。而“共上船”则表示诗人与禅师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对自然之美的共同体验。
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生活的具体描写,展现了禅师自在、超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然。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禅师深厚友谊的珍视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