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花时辞汉苑,黄梅雨里上淮船。
雨迎花送长如此,辜负东风十四年。

【注】汉苑:汉代的园林。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1096年)由京师赴泗州(今安徽泗县)任上时所作,表达了他离开京城的惆怅心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意境开阔,语言清新自然。

首句“红杏花时辞汉苑”,交代了离别的时间与地点;次句“黄梅雨里上淮船”,点明送别的情景;第三句“雨迎花送长如此”,写景中寓情,以雨迎花、春送花暗喻诗人的离愁别绪;末句“辜负东风十四年”,抒发了诗人对京都生活的留恋之情。

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意境开阔。首句“红杏花时”是春天的典型景物,“花时”二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即将踏上征途,离别京师。第二句“黄梅雨里”是江淮一带特有的季节景象,“雨里”二字写出了江淮地区雨季的特征,同时暗含着诗人将要离开京都,前往泗州。这两句诗不仅交代了离别的时间与地点,还通过景物描写营造了离别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第三句“雨迎花送长如此”是全诗的高潮部分。“雨迎花”指的是雨水滋润花朵,使花朵更加娇艳欲滴,而“送”则是花朵随着雨水飘落,似乎在为即将离去的友人送行。这一联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更蕴含着诗人的离别之情。诗人将离别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尾句“辜负东风十四年”,“东风”指的是春风,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诗人在这里感叹自己已经辜负了这春风十四年,意味着他已经离开京城十四年了。这一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京都生活的眷恋之情,又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担忧与迷茫。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离别京城时的惆怅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