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魏同谋反覆深,晋阳三板免成沉。
赵衰当面何须恨,不把干将访负心。
诗句:
豫让
韩魏同谋反覆深,晋阳三板免成沉。
赵衰当面何须恨,不把干将访负心。
译文:
春秋时期的韩国、魏国和赵国共同策划并发动了对智氏的背叛和攻击,这场战役在晋国的晋阳爆发。在这场战斗中,智伯瑶被杀身亡,而他的头颅被赵襄子制作成饮酒的工具。然而,豫让为了给智伯报仇,决定刺杀赵襄子。他通过伪装成受过刑的人,在桥下伏击未果,最后自杀。在这个过程中,豫让的妻子也受到了牵连和伤害。
注释:
- 豫让(yuàn wèn):春秋时期晋国人,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
- 范氏、中行氏: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六大家族之一,豫让曾经在此工作但并未得到重用。
- 赵襄子:赵盾之子,赵简子之弟,晋国国君之一。
- 智伯:即智囊,智氏家族首领,因受到韩、赵、魏三家联合攻击而身亡。
- 漆其头以为饮器:赵襄子将智伯的头颅漆成酒具,以报复智伯的死。
- 豫让遁进山中:豫让为复仇,隐居山中。
- 变名姓为刑人:豫让改变自己的身份,伪装成受刑的人。
- 涂厕:厕所,指豫让潜伏在厕所内等待时机。
- 吞炭为哑:豫让吞食炭末使自己声音变得沙哑,以便接近赵襄子。
- 行乞于市:在街头乞讨,寻求生活来源。
- 赵衰(sòu chí)面何须恨:赵衰面对豫让时并不怨恨,因为豫让是为了复仇而行动。
- 干将:古代宝剑,传说中吴国干将铸剑的技艺极高。
- 负心:背信弃义的行为。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豫让故事的详细描写,展现了一个为了信念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形象。诗中描述了豫让从普通门客到忠诚家臣的转变,以及他在智伯被杀后决心为复仇而采取的种种极端手段。诗中的“豫让”不仅仅是一个刺客的代名词,更是一个为信仰和原则而奋斗的人物典范。他的故事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价值观——即使遭受背叛和痛苦,也要为了正义和尊严而坚持到底。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