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居山寺,超然见白云。
境闲堪问道,客雅好论文。
坐石惟看奕,行田或课耘。
夜来尘俗语,不向梦中闻。

【注释】

1.结伴:和同伴一起。

2.山寺:在山上的寺庙。

3.超然:超脱世俗,不为俗事所累。

4.境闲:环境清静。

5.堪:可以,能够。

6.道:谈论、探讨。

7.客雅:客人的文雅。

8.论文:讨论文章。

9.坐石:坐在石头上。

10.奕:棋局中的一子。

11.行田:耕种田地。

12.课:指导、教导。

13.夜来:夜晚的时候。

【赏析】
夏日即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对夏日山中景色及生活情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境界的独特感悟。

首联“结伴居山寺,超然见白云”,描绘了诗人与同伴在山寺中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他们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心境。这里的“结伴”和“居山寺”都暗示了诗人与同伴共同生活的状态,而“超然见白云”则形象地表达了他们远离尘嚣,心境超脱的境界。

颔联“境闲堪问道,客雅好论文”,“境闲”指的是环境的清幽宁静,与“客雅”相对应,强调了诗人与同伴文雅的性格特点。这里的“堪问道”和“好论文”分别表达了他们喜欢交流和讨论学问的态度。

颈联“坐石惟看奕,行田或课耘”,描述了他们在山中的生活状态。诗人坐在石头上看棋局,行走于田间进行耕种,这样的生活既富有情趣又充满诗意。这里的“奕”和“课耘”都是指棋局中的一子和耕种田地的动作,反映了他们的休闲和劳作相结合的生活状态。

尾联“夜来尘俗语,不向梦中闻”,“夜来尘俗语”指的是夜晚时分听到的一些世俗之语,而“不向梦中闻”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俗语的不屑和排斥,他宁愿将这些尘世的喧嚣留在现实世界,不愿在梦境中听到。这里的“尘俗语”和“梦中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诗人追求高洁境界的决心。

夏日即事是一首通过描写夏日山中生活的诗作,诗人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境界的独特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