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风光半血污,杀人声过似樵苏。
一身驱路忙如蚁,八口无家散若乌。
慄里无踪空怅望,桃源有梦失招呼。
饥来野店供餐饭,敢怨匙前脱粟粗。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写,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的艰难生活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逐句释义与注释:

  1. 海内风光半血污:描述国内的战争环境极为混乱,如同被血污染一般。
  2. 杀人声过似樵苏:形容战争的残酷无情,仿佛是砍柴割草的声音。
  3. 一身驱路忙如蚁:形容自己忙碌奔波如同蚂蚁般辛苦。
  4. 八口无家散若乌:形容家中有8口人,却像鸟儿一样四散流离,没有固定的住所。
  5. 慄里无踪空怅望:形容自己无处可去,只能怅然失望地眺望。
  6. 桃源有梦失招呼:形容自己虽然有梦想追求美好生活,但现实中却无法实现。
  7. 饥来野店供餐饭:指在战争中,连最基本的食物都难以获得,只能在野外的小店吃饭。
  8. 敢怨匙前脱粟粗:形容即使勉强吃饱,也感到不满和无奈,因为饭菜粗糙难吃。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通过描绘战乱中的生活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如“半血污”、“似樵苏”等,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战争残酷的描写,也体现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