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上为亭鬼莫嗔,冢头人即冢中人。
凭栏莫起存亡意,除却虚空总是尘。

【题解】

此诗题作“题冢上亭”,是一首咏物小诗。作者以亭台为载体,通过对亭台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深刻体悟和超脱世俗的洒脱情怀。前两句描写墓亭之景,后两联则表达了诗人的生死观和人生观。

【注释】
题:题写。
冢上:墓顶上。
亭:凉亭、亭台。
鬼莫嗔:即“莫嗔鬼”。指不要责怪鬼。
冢头:墓冢顶部。
人即冢中人:人与鬼无二。
凭栏:倚着栏杆。
存亡意:生或死的意识。
除却:除去。
虚空:空虚、虚无。
尘:尘埃,比喻世间万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小诗,通过描写墓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生死观念和人生态度。
首句“冢上为亭鬼莫嗔”意为在墓顶建起了凉亭,不要责怪鬼(不要责怪死者的灵魂)。这一句表达了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次句“冢头人即冢中人”意为墓头的人其实就是墓里的人,这一句表达了对生死轮回的认识和理解。诗人认为人死后,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与活着时并无二致。
接下来两句“凭栏莫起存亡意,除却虚空总是尘”是整首诗的关键所在。诗人站在亭台上,眺望远方,但心中并没有生出对生死的思考,因为他已经超越了生死的境界。他明白,除了虚无缥缈的虚空之外,世间的一切都是尘埃,没有什么值得留恋和牵挂的。
诗人以“除却虚空总是尘”作为全诗的总结。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短暂的、无常的,只有超越生死的境界,才能真正地领悟人生的真谛。
这首诗通过对墓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深刻理解、对生死观的超脱和对人生态度的淡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