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梁孝王修竹园,颓墙隐辚势仍存。
娇娥曼脸成草蔓,罗帷珠帘空竹根。
大梁一旦人代改,秋月春风不相待。
池中几度雁新来,洲上千年鹤应在。
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
当时置酒延枚叟,肯料平台狐兔走。
万事翻覆如浮云,昔人空在今人口。
单父古来称宓生,只今为政有吾兄。
輶轩若过梁园道,应傍琴台闻政声。
注释:
君不见梁孝王修竹园,颓墙隐辚势仍存。
娇娥曼脸成草蔓,罗帷珠帘空竹根。
大梁一旦人代改,秋月春风不相待。
池中几度雁新来,洲上千年鹤应在。
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
当时置酒延枚叟,肯料平台狐兔走。
万事翻覆如浮云,昔人空在今人口。
单父古来称宓生,只今为政有吾兄。
輶轩若过梁园道,应傍琴台闻政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以梁园为背景,通过对比梁园的兴衰变迁,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
首句“君不见梁孝王修竹园,颓墙隐辚势仍存。”描绘了梁孝王的竹林园景,虽已颓败,但依旧存在。这里的“颓墙”和“隐辚”都是形容梁孝王竹林园的破败景象,而“势仍存”则表示虽然已经破败,但仍有其存在的价值。
接下来两句“娇娥曼脸成草蔓,罗帷珠帘空竹根。”则是将梁孝王竹林园比作美人,她的美貌已经被时光侵蚀,变成了杂草,而她的罗帏珍珠帘也已被风吹日晒,变得空荡荡的。这里的“娇娥”和“曼脸”都是形容美人的美丽,而“草蔓”和“空竹根”则是形容美女的美貌已经不复存在。
第三句“大梁一旦人代改,秋月春风不相待。”则是感叹梁孝王竹林园的命运,就像大梁一样,一旦被人取代,就不再有人能够欣赏它的美景了。这里的“秋月春风”都是指美好的自然景色,而“不相待”则表示这些景色再也无法等待了。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通过对梁园的描述,进一步表达作者对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池中几度雁新来,洲上千年鹤应在。”则是说在池中可以看到几只新的雁,而在洲上则有千年的鹤,它们都在等待着什么。这里的“新来”和“千年”都是形容景物的变化,而“应”则表示这些变化是必然发生的。
第五句“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则是将梁园的景象与梁王的雪景相比较,虽然只是二月的梨花,但也可以让人联想到梁王雪下时的美景。这里的“二月梨花”和“梁王雪下时”都是形容景物的美景,而“却似”则是表示两者之间有着相似之处。
第六句“当时置酒延枚叟,肯料平台狐兔走。”则是回忆过去梁园的美好时光,那时曾邀请过名士枚叟饮酒,而他们也曾经历过平台狐狸兔子的出没。这里的“枚叟”和“平台”都是指历史上的人物和地方,而“狐兔走”则代表了当时的自然环境。
第七句“万事翻覆如浮云,昔人空在今人口。”则是感叹世事的变化无常,如同浮云一般,一切都会改变。这里的“翻覆”和“浮云”都是形容变化,而“昔人”则是指过去的人们,而“今人口”则是表示现在的人也在经历着变化。
最后一句“单父古来称宓生,只今为政有吾兄。”则是提到了单父这个地方,曾经有一位名叫宓生的贤人,而现在治理这个地方的人就是我兄长。这里的“单父”和“宓生”都是指历史人物,而“只今为政有吾兄”则是表示现在我哥哥正在治理这个地区。
整首诗通过对比梁园的变化与发展,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