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南京”与“上林苑”的对比来抒发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译文:万里长江濯锦帆,龙舸飞向扬州城。北方夸耀的上林苑虽然繁华美丽,而南方的南京还有美丽的散花楼。
赏析: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为唐玄宗李隆基所作,共十首。此诗为第六首。诗的前两句写江南水乡景色之美:千里之遥的锦江,波平如镜;万里之遥的扬子江,浪涌云蒸。诗人用“万里”“千里”两个数字,写出了江水的浩瀚、辽阔。接着写扬子江上有一艘龙舟在顺流而下。诗人把江面上的波浪比作一匹匹战马奔腾着冲向前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龙舟破浪前进的景象。
诗的后两句写北方上林苑的繁荣富丽。上林苑是汉武帝时建造的大型宫殿园林,园内有太液池、蓬莱三岛、长杨宫等建筑,并有大片桃林、杏林和梨园。诗人用“虽夸”二字,表示虽然如此,但诗人还是认为上林苑比不上南京的散花楼。“南京”即南京城的别称。南朝齐武帝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当时城内就有一座著名的“散花楼”,每当花开时节,便撒下花瓣,使全城笼罩在一片缤纷的花雨之中,成为一时的胜景。这里诗人以“南京”与“上林苑”的对比来抒发他心中对国家的忧患之情及对国家兴亡的关注。
本诗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描写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图,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盛世美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