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其二)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注释翻译:
- 鸿雁新从北地来:描述鸿雁刚刚从北方迁徙而来。
- 闻声一半却飞回:听到《梁州曲》的部分旋律后,部分雁群选择返回北方。
- 金河戍客肠应断:在金河边驻守的士兵听到这悲凉的曲子,感到自己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似乎连肠都开始断裂。
- 更在秋风百尺台:在秋风中站立的高处,更能感受到那悲凉的曲子带来的情感冲击。
译文及赏析:
李益的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特定的场景——夜晚在西城聆听《梁州曲》,来表达一种深深的情感共鸣。诗中提到的“鸿雁”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和归途,而“北地”则暗示了诗人或其读者可能身处的寒冷或荒凉之地。这种地理和气候背景为诗增添了一种沉重的氛围。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反映了雁群在听到了某种声音后的反应,这种反应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飞行行为,更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本能反应。这里的“闻声一半”暗示了《梁州曲》的内容并非全篇皆宜,而是有选择性地触动了某些听众的情感。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受,不仅因为听到的是《梁州曲》,更因为在那种特定环境下,感受到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和哀愁。秋天的风和百尺高的台,都是加剧这份情感的元素。
这首诗的结构紧凑,语言简练,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它不仅是对音乐的感受,也是对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的一种反思和表达。李益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力量,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即使身处异乡也难以抑制的深情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