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倚青竹杖,炉峰指欲归。
霜黏行日屦,风暖到时衣。
凭槛云还在,攀松鹤不飞。
何曾有别恨,杨柳自依依。
《送钱契明尊师归庐山》
瘦倚青竹杖,炉峰指欲归。
霜黏行日屦,风暖到时衣。
凭槛云还在,攀松鹤不飞。
何曾有别恨,杨柳自依依。
译文注释
瘦倚青竹杖:形容人因长途跋涉或身体疲惫而显得消瘦。青竹杖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幽和修行者的高洁志向。
炉峰指欲归:炉峰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山峰或是比喻修行的终点,表达了对老师回归故土或修行之地的向往。
霜黏行日屦:霜是冷的象征,粘在鞋上意味着寒冷和艰辛。日屦则是日常所用的鞋子。这句话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苦与老师的坚韧。
风暖到时衣:风暖指的是气候变暖,衣物变薄。这里表达了季节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老师的行程即将开始。
凭槛云还在:凭栏远眺,云雾缭绕。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对老师的思念和期待,也反映了一种超脱尘世、心无旁骛的境界。
攀松鹤不飞:攀登松树和白鹤不飞翔,象征了一种追求自然和谐、不受世俗干扰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老师高洁的品质和超然的人生态度。
何曾有别恨:表示老师没有因为离别而感到悲伤。这里的“别恨”通常指离别时的不舍和哀伤情绪,但在这里却是一种超越情感的表达,显示了老师的豁达和洒脱。
杨柳自依依:杨柳随风轻轻摆动,依依不舍。这句诗以杨柳为喻,描绘了老师的离去和对过往时光的留恋,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延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老师归途的描述,展现了其坚毅的性格和对自然的热爱。从“瘦倚青竹杖”到“攀松鹤不飞”,不仅刻画了老师的形象,更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此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霜”、“风”、“云”、“柳”,这些元素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也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整首诗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是唐代五言律诗的优秀代表之一。
《送钱契明尊师归庐山》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篇,更是一篇蕴含深厚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老师的尊敬和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李咸用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了宏大的自然与社会背景之中,使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