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无事后,征棹复呕哑。
高岫留斜照,归鸿背落霞。
鱼残沙岸草,蝶寄洑流槎。
共说干戈苦,汀洲减钓家。

【注释】

潇湘:指湖南,因地有湘水潇水,故称之。

呕哑:指船桨声。

高岫:高山。

归鸿:大雁。

干戈:兵器,代指战争。

汀洲:水中沙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湖南作客时写的。诗中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战争的厌倦之情。

首联“潇湘无事后,征棹复呕哑”,意思是说潇湘无事之后,征船的桨声又响了起来。潇湘,即湖南,因地有湘水潇水而得名。“征棹”,指出征时的船只。“呕哑”形容船桨声。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在湖南作客时,经过潇湘一带,看到这里没有战事,因此船行得很平静,而船桨声又响了起来。

颔联“高岫留斜照,归鸿背落霞”,意思是说高山上留下斜阳的影子,大雁飞过天空时,背着夕阳。“高岫”,指高山。“归鸿”,指回巢的大雁。“背”,动词,意思是“朝着”。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潇湘一带看到的景象:夕阳斜照在高高的山峰上,一群大雁从头顶飞过。这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颈联“鱼残沙岸草,蝶寄洑流槎”,意思是说鱼儿剩下了沙岸上的草,蝴蝶却寄住在湍急的流水之中的木筏上。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潇湘一带看到的景象:沙滩上的草已经枯萎,只有一些鱼在残存的沙子上留下了痕迹;而在流水中生活的蝴蝶却找到了一个栖息的地方。这两句诗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尾联“共说干戈苦,汀洲减钓家”,意思是说大家共同谈论着战争的艰苦,于是那些靠打鱼为生的人也少了。“干戈”,指战争。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痛苦。同时,这也暗示了战争结束后,人们的生计也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减少一些以捕鱼为生的人家。

整首诗通过描述潇湘一带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同时,它也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痛苦,以及战争结束后人们生计的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