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昭。
怪石难为古,奇花不敢妖。
调高非郢雪,思静碍箕瓢。
未可重吟过,云山兴转饶。

【诗句释义】

览文僧卷:观看文人的诗集。

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昭:虽然我听不到先贤圣人的话语,但能在异代听到他们的教诲和智慧。

怪石难为古,奇花不敢妖:奇异的石头难以成为古代的象征,珍贵的花朵也不敢轻易地开放。

调高非郢雪,思静碍箕瓢:诗歌的音调虽然高远,但并不比郢都的雪花更加洁白;思想深沉而宁静,却不妨碍像箕星和瓢虫那样的自然现象。

未可重吟过,云山兴转饶:无法再次欣赏这些美丽的诗篇了,因为云山之中的风景更加优美。

【译文】

即使看不到古人的诗文,也能在异代听到他们的教诲和智慧。

即使是奇特的石头,也难以成为古代的象征,珍贵的花朵也不敢轻易地开放。

诗歌的音调虽然高远,但并不算比郢都的雪花更加洁白;思想深沉而宁静,却不妨碍像箕星和瓢虫那样的自然现象。

无法再次欣赏这些美丽的诗篇了,因为云山之中的风景更加优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阅读僧人所画的《览文图》中的山水,引发了对古人文化的思考,表达了对古人文化的敬仰之情。

首句“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昭”表达了诗人虽然听不到古人的教诲、智慧,但在异代却能从这幅画作中感受到他们的教诲和智慧。这里的“先圣”指的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如孔子、孟子等,他们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

第二句“怪石难为古,奇花不敢妖”则进一步强调了画作中的奇石和花卉的独特之处。这里的“怪石”指的是那些与众不同、具有独特形态的岩石;“奇花”则指的是那些罕见、珍稀的花朵。这两点都是自然界的瑰宝,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充满了神秘和魅力。同时,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认为自然界的美丽和神奇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保护的。

第三句“调高非郢雪,思静碍箕瓢”则是对画作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的赞美。这里的“调高”指的是音乐的高亢激越;“郢雪”则是比喻雪花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箕瓢”则是指箕星和瓢虫这样的自然现象。这三句话共同表达了对画作中自然景色的赞赏之情。

尾句“未可重吟过,云山兴转饶”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未可重吟”意味着这首诗无法再被吟唱和传颂;“云山兴转饶”则表示在云山之中,景色更为优美迷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览文图》中山水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人文化、自然界之美以及生活态度的赞美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