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方住谷,仁者本依山。
共誓林泉志,胡为尊俎间。
华莲开菡萏,荆玉刻孱颜。
爽气临周道,岚光入汉关。
满壶徒蚁泛,高阁已苔斑。
想就安车召,宁期负矢还。
潘游全璧散,郭去半舟闲。
定笑幽人迹,鸿轩不可攀。

【注释】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灵仙阁,即灵仙亭,在河南府。唐李商隐《题灵仙亭》诗:“遥想灵仙好景多,昔年曾此卧烟波。”晚眺,傍晚眺望。郓州,今河南范县。韦评事,名不详。胡为尊俎间:为什么要在筵席之间?尊俎,古代宴饮时所陈设的酒樽和食物器。

华莲,即莲花。菡萏(hàn dàn),未开的莲花。荆玉,指美玉,这里指用荆山的美玉雕刻的屏风。孱颜,形容容颜憔悴。

爽气,凉爽的气息。周道,周朝的道路。岚光,山间的雾气。汉关,指函谷关,在今陕西宝鸡市东。潘游,传说中西周人潘岳,字安仁,善辞赋,娶杨氏女。后潘岳游于洛阳南郊,见一妇人,貌美而风韵犹存,遂与之幽会数日,临别赠之诗曰:“荡子何所之?靡靡天下士,寡妻难与偕,佳人难再得。”后潘岳因得罪权贵而被免官,遂隐居于金墉城。郭去半舟闲,指自己离开朝廷后,闲居在家的情景。郭,指代京城长安。鸿轩,指高车大轿。鸿,指大雁;轩,指车子。攀,这里是“攀援”的“攀”,比喻难以接近或达到。

【赏析】这是一首借览古迹抒发感慨的七绝。诗人在登临灵仙阁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并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首联两句写登览之事。“愚公方住谷,仁者本依山”,意谓我辈应当像愚公那样坚持移山的信念,像仁者一样安身于山野林泉,不要在尊俎之间苟且偷生。

颔联两句写览物之意。“共誓林泉志,胡为尊俎间。”意谓我辈应当共同发誓以林泉为志,不要在尊俎之间的宴乐之中消磨时光。

颈联两句写观物之情。“华莲开菡萏,荆玉刻孱颜。”意谓华莲刚开放出含苞欲放的花朵,那盛开的莲花就像美人娇艳的容貌一样美丽。荆玉刻成的屏风,上面雕刻着美丽的容颜。

五句至八句写览物之景。“爽气临周道,岚光入汉关。”意谓清爽的空气飘过周朝的道路,山间的雾气飘进汉朝的关口。

九句至十一句写览物之感。“满壶徒蚁泛,高阁已苔斑。”意谓满壶的浊酒只能让人喝得醉意朦胧,高高的阁楼已经长满了青苔。

十二句写览物之思。“想就安车召,宁期负矢还。”意谓想要回到朝廷做官,却不知道何时能够回来。

尾联两句写览物之叹。“潘游全璧散,郭去半舟闲。”意谓潘岳曾经游历四方,但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我离开朝廷后闲居在家,就像郭外的半条船一样空闲无事。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