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春霞迸藓根,乱披烟箨出柴门。
稚川龙过应回首,认得青青几代孙。

【注释】

笋:竹笋,初生的竹子。

昨夜春霞迸藓根:昨夜春霞映照在苔藓丛生的根上,春意盎然。

乱披烟箨出柴门:竹笋纷纷从柴门里冒出,如烟似雾。

稚川龙过应回首:小山的山神像龙一样走过时回头张望。

认得青青几代孙:认出了那青翠欲滴的竹笋是几代前的祖辈留下的后代所种。

【译文】

昨日春日,春霞映着苔藓生长的根,竹笋纷纷从柴门里冒出,如云似雾。

小山上山神像龙一般经过,必定会回头看一眼,因为那是几代前祖留下的子孙所种。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处州知州期间,是一首咏物诗。作者用“笋”作比喻,将小山比作“稚川”,把小山的山神比作了龙,将嫩竹比作龙的子孙。

首句“昨夜春霞迸藓根”,描绘了春日阳光照耀下,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的景象;次句“乱披烟箨出柴门”,则写出了春光中竹笋冲破泥土的瞬间;第三句“稚川龙过应回首”,则是对小山的人格化描写,赋予小山以人的情态,形象生动;末句“认得青青几代孙”,既写出了小山的苍劲有力,又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