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傍龙舟拂翠华,至今凝恨倚天涯。
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
背日古阴从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
年年只有晴风便,遥为雷塘送雪花。
【注】隋堤:隋朝修建的大运河,隋炀帝时曾命人沿河植柳。柳:指杨柳树。翠华: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唐玄宗时,杨贵妃以美色得宠,玄宗赐她“太真”称号,并令画工绘制她的像,称“宫里双蛾学柳眉”,故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句。凝恨:含恨,因怀念而郁结在心中。倚天涯:形容思念之极,只能远望至天边。但经:只是经过。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春天过去又到了秋天,不知不觉中杨树已经变成了李树了。背日古阴从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夕阳下,杨柳的倒影随着水波向南方倾斜。古阴、疏影:指杨柳的枝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写于作者与杨贵妃死后,每逢清明时节,独自凭吊杨妃墓时所作。全诗语言清丽,意境高远,感情缠绵。
首联“曾傍龙舟拂翠华,至今凝恨倚天涯”。意思是:曾经依偎在龙舟上,轻轻拂过皇帝所赐给的美女的秀发,而今却只能在遥远的天际凝望着她。诗人通过“龙舟”“翠华”“凝恨”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杨贵妃的深深怀念之情。
颔联“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意思是:只是经过了春天的美景又迎来了秋天的景色,不知不觉中杨树已经变成了李树了。这两句通过描写杨树从春到秋的变化,暗喻了自己对杨贵妃的思念之情也如杨树一样,经历了四季的变迁,始终难以忘怀。
颈联“背日古阴从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意思是:夕阳下,杨柳的倒影随着水波向南方倾斜。这两句通过描写杨柳倒影的变化,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杨贵妃的思念之情。
尾联“年年只有晴风便,遥为雷塘送雪花”。意思是:每年只有晴朗的日子才能见到阳光,因此只能远远地为雷塘送去雪花。这两句通过描写雪花飘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杨贵妃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杨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杨贵妃的深深怀念之情。诗句优美,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