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东王气凝蒲关,楼台帖出晴空间。
紫烟横捧大舜庙,黄河直打中条山。
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
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蒲关西道中作

国东王气凝蒲关,楼台帖出晴空间。

紫烟横捧大舜庙,黄河直打中条山。

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

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注释】

国东:指国都洛阳以东的地区。

王气:帝王的气象;这里指国运。

楼台:指古代帝王建在城上的楼台。

帖出:露出。

大舜:即舜,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中条山: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市一带。

风传歌吹:形容歌声随风飘荡,到处传唱。

潘安:晋代的美男子。

【赏析】

首联“国东王气凝蒲关,楼台帖出晴空间”,写诗人行经国都洛阳以东地区时所见景象。“国东”二字,点明地点,表明是诗人所经过的地方,为全诗定下基调,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与关切。“王气”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而“凝”字,更是将这种忧虑表达得淋漓尽致。

颔联“紫烟横捧大舜庙,黄河直打中条山”,继续描绘了诗人在途中所见到的景象。其中“紫烟”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天空中的云彩,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美丽的感觉。“大舜庙”,则是一座供奉着古代圣贤的大庙,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然而,此时却因为战乱而变得破败不堪。这里的“直打”二字,则表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同时也暗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颈联“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路途中所感受到的历史沧桑感。其中“地锁咽喉”四字,既形象地描绘出了地形的特点,又暗示了这个地方的战略地位,是兵家必争之地。而“风传歌吹”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来来去去”四个字,既表现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又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无奈。而“未及潘年鬓已斑”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叹。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旅途中所见到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素养和敏锐的时代感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