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湲桂水湍,漱石多奇状。
鳞次冠烟霞,蝉联叠波浪。
今来碧梧下,迥出秋潭上。
岁晚苔藓滋,怀贤益惆怅。
这首诗是作者在平泉山的杂咏之作中的第四首,题目为“叠石”。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第1句:“潺湲桂水湍,漱石多奇状。”
注释:这里的“潺湲”是指水流舒缓的样子,而“桂水”则可能是作者所居住的一个地方。“湍”是指水流急速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清澈的桂水急流不息,石头上生长着许多奇特的形状。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桂水的流水和石头上的形态,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感觉。
第2句:“鳞次冠烟霞,蝉联叠波浪。”
注释:这里的“鳞次”是指层层叠加的意思,而“冠”则是形容石头形状如同花朵一样美丽。“蝉联”则是指连续不断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石头层叠有序,仿佛花朵般地覆盖在烟霞之上,连绵不断地像波浪一样。
赏析: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石头的美丽和层次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第3句:“今来碧梧下,迥出秋潭上。”
注释:这里的“碧梧”可能是指绿色的梧桐树,而“秋潭”则是指秋天的水潭。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站在碧梧树下,远远地看到秋潭上的景色。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站在梧桐树下,遥望秋潭上美景的心情。
第4句:“岁晚苔藓滋,怀贤益惆怅。”
注释:这里的“岁晚”指年老的时候,而“苔藓”则是指苔藓植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岁月渐长,苔藓开始滋生,心中对于贤人的回忆更加令人惆怅。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贤人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的作品。通过对石头、水流、树叶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通过对贤人的回忆和惆怅之情的表达,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深沉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