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出关城,孤舟边思盈。
风传万里去,目末两乡情。
北望单于道,东临大武营。
塞阙烁𧣹合,山浮夜泉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熟记诗歌的主要内容、掌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的语言特色等。理解诗句意思要结合全诗来分析,注意通读理解。“驱马出关城,孤舟边思盈”“北望单于道,东临大武营”是首联;“塞阙烁𧣹合”,“山浮夜泉明”是颈联。翻译时注意重点字词的积累和理解,如“关城”“孤舟”“单于”“塞阙”“烁𧣹合”“山浮夜泉明”,以及一些虚词的运用。

【答案】

①《大桐军行》,即“从军行”,乐府古题。②“驱马出关城”,指从长安出发。“出关城”,指从长安出发。③“孤舟”,指随从出征的人乘坐的船。“边思”,指对家乡的思念。④“风传万里去”,指征人骑马远行,风吹过万里之外。“万里”,形容距离遥远。⑤“目末两乡情”,指目送亲人离开故乡。“目末”,目送的意思。⑥“北望单于道,东临大武营”,指向北望着遥远的边疆道路,向东临近大武营,指远征将士们出征的征途。“单于”,匈奴首领。⑦“塞阙烁𧣹合,山浮夜泉明”,指塞门上闪耀着光芒,山上有泉水流淌,在夜晚发出声响,这是用夸张手法描写塞外风光壮美迷人。“烁𧣹合”、“夜泉明”,都是虚写。

赏析:《大桐军行》为《乐府诗集》所收的汉代乐府歌之一,内容是描写一位从军战士从长安出发,到大夏国与单于作战的情景。《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五.从军行七首(其一)》云:“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石,不知我不量力,羽声势疾,儿嘄于天。儿号母悲,母啼儿乳,遥望极辰,九曲连绵。伸颈四顾,适见参井。行路既迷,惊心在咫。足往蹑盘,仰天长啸。幸甚至哉!我独不得出。”(《从军行》)这首诗写的就是征人的这种心情。诗中描写了征人从长安出发,到大夏国与单于作战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写征人的出发,后两句写出征后的思乡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无华,但情感真挚,意境开阔,富有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