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臣通赵国,奉使拜辽燕。
沧海行无驿,宁知路几千?
猛风空里骤,明月浪中悬。
水与天同色,山共白云连。
随朝去去远,未见有归年。
比来闻汉使,一别似张骞。
日南王
附臣通赵国,奉使拜辽燕。
沧海行无驿,宁知路几千?
猛风空里骤,明月浪中悬。
水与天同色,山共白云连。
随朝去去远,未见有归年。
比来闻汉使,一别似张骞。
注释:
- 附臣:依附的臣子。
- 通赵:与赵国相通。
- 奉使:奉命出使。
- 拜辽燕:拜见辽国和燕国。
- 沧海:大海。
- 驿:古代传递文书或行人住宿的小站。
- 宁知:难道知道。
- 猛风:猛烈的风。
- 悬:悬挂。
- 水与天同色:水面与天空的颜色相同。
- 山共白云连:山峰与白云相连。
- 一别:一次分别。
- 张骞: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官、探险家,曾出使西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作。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日南王出使辽燕的旅途景象,表达了他对这片辽阔疆域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于未知旅程的忐忑不安。首联“附臣通赵国,奉使拜辽燕。”直接点明了日南王的身份和使命,展现了他作为使者的身份和对国家的忠诚;“沧海行无驿,宁知路几千?”则表达了日南王对于漫长路途的忧虑和对未知的好奇。接下来的四句“猛风空里骤,明月浪中悬。水与天同色,山共白云连。”则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最后两句“随朝去去远,未见有归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地域特色,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