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火垂帘夕,将暄向冷天。
闷斟壶酒暖,愁听雨声眠。
处世心悠尔,干时思索然。
春光看已半,明日又藏烟。

解析:

  1. 诗句解释及注释:
  • “拨火垂帘夕”:拨开炉火,让窗帘下垂以挡风。此句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夜归图,炉火象征着家的温暖和安慰。
  • “将暄向冷天”:把温暖的屋子让给寒冷的外面。这句表达了一种对比,即在冬日里,室内的温暖与室外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
  • “闷斟壶酒暖”:闷闷不乐地斟满一壶热酒以取暖。这里的“闷斟”暗示着诗人心情的郁闷或压抑。
  • “愁听雨声眠”:在雨声中入睡,愁绪难以入眠。雨声可能触发了诗人的某些不愉快的回忆或心境。
  • “处世心悠尔”:对世事持一种悠远的态度。此处“悠尔”形容心态的超然或淡然。
  • “干时思索然”:面对困境依然保持清醒和思考。这里的“干时”可能是指艰难时期,而“思索然”则表明即使在困难中也不失冷静和理智。
  • “春光看已半”:春天的景象已经显现了一半。这句话反映了季节的变迁,春天的到来。
  • “明日又藏烟”:明天又将是阴霾的日子。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天气变化的担忧,暗示着希望天气能有所好转。
  1. 译文:
  • 拨开火炉,晚风拂帘。将屋内的温暖传递给冰冷的外部世界。
  • 心中郁闷,端起酒杯试图取暖。却愁听窗外雨声,无法安眠。
  • 面对世事保持一份超然,即使身处困境仍保持清醒和理性。
  • 春天的景象已经开始显现,只是还只有一半。期待明天能有转机,不再被阴云笼罩。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四季变换、生活状态和个人心境的深刻观察。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如火炉、寒风、雨声)以及抽象的情感(如郁闷、忧虑、超脱)来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整体上,诗作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意境美与哲理性,通过具体与抽象的结合,传达了一种超越日常琐事的深远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