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浦口系扁舟,红蓼滩头宿白鸥。
半夜青灯千里客,数声寒雁一天秋。
蛩吟隔岸情如诉,斗柄横江势欲流。
惆怅杜陵老诗伯,断碑古木绕荒丘。
【注释】
耒阳:即今湖南耒阳。系扁舟:把船停泊在耒阳渡口。红蓼滩头:指江边的蓼草滩。宿白鸥:宿在白鸥之上。青灯:青色的油盏,这里借指灯光。千里客:形容远行的人。数声寒雁:几声哀切的寒雁啼鸣。斗柄:北斗七星中的斗杓,形状象一把勺,柄朝上。斗柄横江势欲流:北斗星横架在江面上,好像要流下来似的。杜陵老诗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号杜陵,自称“诗圣”,故称杜陵老诗伯。断碑古木绕荒丘:断残的石碑和古树围绕着荒芜的山坡。
【译文】
过耒阳渡口系住一叶扁舟,红蓼滩上宿宿白鸥,夜半青灯照千里之外。几声寒雁悲啼秋色一天,蟋蟀吟唱隔着江岸,好像在诉说着离情。北斗七星横架于江面,仿佛要将它流下。怅然若失地想到那杜陵老诗伯,只见断残的石碑古树围绕在荒丘。
【赏析】
《过耒阳吊子美》是一首七绝,作于唐大历二年(767)冬,作者经过耒阳时作。全诗四句,前两句为第一层:耒阳浦口系扁舟,红蓼滩头宿白鸥。后两句为第二层:半夜青灯千里客,数声寒雁一天秋。第三四句为第三层:蛩吟隔岸情如诉,斗柄横江势欲流。最后一层为第四层:惆怅杜陵老诗伯,断碑古木绕荒丘。此诗是诗人在耒阳县渡口系舟时所作。
首联先写自己系舟耒阳渡口的红蓼滩头,接着就写自己的宿处是白鸥之上;颈联则写自己夜半孤灯中听到几声寒雁的叫声,感到秋意萧索,尾联则是说听到蟋蟀的吟唱声隔着江岸传来,仿佛是诉说着离情别绪。这四句是第一部分,写的是自己在耒阳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受。
颔联写自己在耒阳的所见。耒阳是湖南名城,渡口附近有一片红蓼滩,滩头栖息着成群的白鸥。这是一幅很有意境的图画。
颈联写自己在夜间的所见。诗人夜泊在耒阳渡口,看到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而月亮的光辉却无法照亮自己的行程,不禁感到十分惆怅。这时,他听到了几声秋雁的哀鸣,又增添了几分寂寞感伤之情。
尾联写自己在耒阳时的感受。诗人听到蟋蟀在岸边不停地叫着,仿佛是在诉说着离别之情,同时也感到一种惆怅的情绪。同时,他也感到北斗七星横架在江面上,好像将要把江水都流走了一样,这种景象让他不禁想起了杜甫,也不禁感到了一种惆怅和伤感。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诗人在描写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