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之闲坐说归州,曾到昭君庙里游。
自古行人多怨恨,至今乡土尽风流。
泉如珠泪侵阶滴,花似红妆满岸愁。
河畔犹残翠眉样,有时新月傍帘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听王氏话归州昭君庙》。下面是诗句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献之闲坐说归州,曾到昭君庙里游。
- 注释:王昌龄在闲暇时与友人谈起归州昭君庙的事。
- 赏析:这里表达了王昌龄对昭君庙历史故事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历史的尊重和感慨。
- 自古行人多怨恨,至今乡土尽风流。
- 注释:自古以来,途经此地的人往往心怀不满和怨恨。
- 赏析:这两句诗揭示了昭君庙所在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昭君出塞的故事在这里被赋予了深刻的情感色彩,成为人们心中的一种情结。
- 泉如珠泪侵阶滴,花似红妆满岸愁。
- 注释:泉水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滴滴落下;花朵盛开如同女子妆容,满眼都是愁容。
- 赏析:通过对比手法,诗人用泉水和花朵作为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昭君庙周围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 河畔犹残翠眉样,有时新月傍帘钩。
- 注释:河边还残留着昭君曾经的倩影,有时月亮也挂在窗帘的边缘。
- 赏析:这句诗以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了昭君的形象和历史传说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庙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历史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遗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