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气鸿蒙,宫殿居上头。
君来必十月,树羽临九州。
阴火煮玉泉,喷薄涨岩幽。
有时浴赤日,光抱空中搂。
阆风入辙迹,旷原延冥搜。
沸天万乘动,观水百丈湫。
幽灵斯可佳,王命宫属休。
初闻龙用壮,擘石摧林丘。
中夜窟宅改,移因风雨秋。
倒悬瑶池影,屈注苍江流。
味如甘露浆,挥弄滑且柔。
翠旗澹偃蹇,云车纷少留。
箫鼓荡四溟,异香泱漭浮。
鲛人献微绡,曾祝沈豪牛。
百祥奔盛明,古先莫能俦。
坡陀金虾蟆,出见盖有由。
至尊顾之笑,王母不肯收。
复归虚无底,化作长黄虬。
飘飘青琐郎,文采珊瑚钩。
浩歌渌水曲,清绝听者愁。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
东山气鸿蒙,宫殿居上头。
君来必十月,树羽临九州。
阴火煮玉泉,喷薄涨岩幽。
有时浴赤日,光抱空中楼。
阆风入辙迹,旷原延冥搜。
沸天万乘动,观水百丈湫。
幽灵斯可佳,王命宫属休。
初闻龙用壮,擘石摧林丘。
中夜窟宅改,移因风雨秋。
倒悬瑶池影,屈注苍江流。
味如甘露浆,挥弄滑且柔。
翠旗澹偃蹇,云车纷少留。
箫鼓荡四溟,异香泱漭浮。
鲛人献微绡,曾祝沈豪牛。
百祥奔盛明,古先莫能俦。
坡陀金虾蟆,出见盖有由。
至尊顾之笑,王母不肯收。
复归虚无底,化作长黄虬。
飘飘青琐郎,文采珊瑚钩。
浩歌渌水曲,清绝听者愁。
注释:
- 诗题:“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表明这首诗是应郭给事的要求而作的。
- 诗句释义:描述东山的气态和宏伟景象,以及灵湫的水景和变化。
- 译文:东山如同天地之初,宫殿巍峨屹立在最上方。您来访必定是在十月份,那时树木的羽翼覆盖了整个九州。阴火煮着清澈的玉泉,泉水喷涌而出,使得岩石间的幽深变得明亮。有时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水花飞溅,光芒环绕着天空中的楼阁。飘动的风进入车辙,延伸到无边的大野。水势沸腾,仿佛天子的车驾在行驶,观看着那从百丈高的灵湫倾泻而下的瀑布。水中的幽灵令人赞叹,王命官属都为此感到高兴。初闻雷声时,龙的力量十分强大,甚至能够擘石摧林丘。夜晚时,洞府改变了位置,由于风雨的原因。倒悬的瑶池影子在地面上倒映,弯曲流淌到大江之中。味道甘甜,如同甘露一般,让人感到滑腻柔软。翠色的旗帜轻轻飘扬,云彩般的车子缓缓离去。箫鼓之声激荡四方,奇异的香气弥漫在空中漂浮。鲛人的献给朝廷的丝织品,曾经祈求过神灵保佑沉溺于牛马之中。各种吉祥之物奔涌而来,古代的人都无法与之相比。小山坡上出现金色的蛤蟆,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皇帝看到后笑了,王母娘娘不肯接受这份礼物。最后它回归到虚无的境地,变成了一条长黄虬。它飘然而起,带着文采斑斓的珊瑚钩子。他高声歌唱着绿水之曲,歌声清冽悠长,让听到的人都感到忧愁。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东山雄伟的景象和灵湫的神奇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东山气鸿蒙”、“树羽临九州”等,形象地展现了东山的气势和规模。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