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上庭枝,愁怀切向谁。
青云无势日,华发有狂时。
枕上闻风雨,江南系别离。
如何吟到此,此道不闻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首先理解全诗的内容大意,然后从诗歌的写作手法、语言特点以及情感的角度作答。“秋色上庭枝”一句中“秋色”“上”字用得妙,既写出了时间是秋季,又写出了景色,“秋色”一词,还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上”与“愁怀切向谁”中的“向”,都是指代之意,表明此情此景,无人能解;“青云无势日,华发有狂时”一句中“无势”“有狂”都表现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前者表现他的人生理想,后者则表现他对现实的不满;“枕上闻风雨,江南系别离”一句中“闻风雨”和“系别离”两个词组,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如何吟到此,此道不闻知”一句中“吟”与“闻”是互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体悟。
【答案】
译文:
秋天的景色映照着庭院里枯黄的树梢,我那满怀愁绪的心情究竟应该向谁倾吐呢?
天空中没有飘荡着的云彩,就像我失去了雄心壮志一样。我的头发已经花白,但心性仍然像年轻时一样狂热。
枕头上听到风雨之声,想到自己正羁留于江南之地,不禁牵肠挂肚地思念起远方的亲人。
我为何吟咏到如此深奥的诗句,而这样的道理却并不为世人所了解!
赏析:
首联写秋色,以秋景烘托出人物的愁绪:“秋色上庭枝,愁怀切向谁?”“秋色”二字点明了季节,也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上”字用得妙,不仅写出了时间是秋季,又写出了景色。
颔联写自己的感慨。诗人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常常借酒浇愁,借酒消忧。然而,他的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并没有被朝廷所用,反而使自己更加苦闷。因此,他发出了“青云无势日”的感慨。而这种感叹又与“华发有狂时”相呼应,表现了他对自己年华老去、才华未展的无限遗憾。
颈联写夜不能寐、辗转难眠之苦:“枕上闻风雨,江南系别离。”诗人在旅途之中,夜不能寐。他躺在床上听到窗外的风雨声,不禁联想到自己正在江南地区羁留,不禁牵肠挂肚地思念起远方的亲人。
尾联写自己的感慨。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他依然心怀天下,关心百姓的疾苦。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的理想究竟能否实现,这使他感到无比痛苦。因此,他发出了“如何吟到此,此道不闻知”的感叹。
这首诗以抒发诗人内心的愁苦为主题,通过描绘自己在旅途之中的所见所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