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北海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注释:
北海:指北海郡,古代的一个地区,此处指的是汉代的北海郡。
汉臣曾此作缧囚:汉代的大臣曾在这里被囚禁。
茹(rú)血:吞食鲜血。茹,吃;血,即“血泪”。
衣毛十九秋:衣服上沾满了鲜血。衣,沾;毛,指衣服;十九秋,指十九年。
鹤发:白色头发。
龙节:古代官吏佩带的符信,形状像龙。
青史:史书,这里指史册。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以古喻今,感慨历史兴衰,抒发了对历史的深深感慨。
首联“北海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直接点明了题目中的“北海”。这里的“北海”是指汉代的北海郡,一个地理位置偏远,政治环境复杂的地方。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却曾经成为许多汉朝大臣的牢狱之地。这一句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出一幅幅悲惨的画面,让人深感那个时代的黑暗和残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颔联“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汉朝大臣的命运。虽然他们的一生都在为国为民奋斗,但他们最终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荣誉。这一句诗中,诗人使用了“鹤发半垂龙节在”来形容他们的头发已经斑白,而他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和信念。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敬佩。但是,他们的一生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和承认,这也让人感到悲哀和无奈。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那些真正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和荣誉。
这首诗通过对汉朝北海郡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及其命运的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残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诗人通过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思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