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栖岩岳用功夫,草榻柴扉守志孤。
十载见闻心自委,一身冬夏衣缣无。
澄凝愁看三秋思,情苦高名上哲图。
业就巍科酬极志,比来臣相不当途。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子,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为主。

逐句释义与注释:

  1. 久栖岩岳用功夫 - 长久地隐居在高山之上并刻苦修炼。注解: 这里表达了诗人通过隐居修行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和品格。
  2. 草榻柴扉守志孤 - 简陋的草席床和简陋的柴门象征着一种坚持个人理想和信念的状态,表明诗人在孤独中坚守志向。注解: 这里的“志孤”意指一个人独立于世,不受世俗影响。
  3. 十载见闻心自委 - 经过了十年的时间,诗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见闻,但内心依然坚定。注解: 此句显示了诗人长时间积累和思考的过程。
  4. 一身冬夏衣缣无 - 尽管经历了四季变化,诗人却始终穿着朴素的衣服,没有多余的财物。注解: 这描绘了一个清贫的形象,强调其简朴的生活态度和对物质的淡泊。
  5. 澄凝愁看三秋思 - 面对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诗人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忧愁和思念。注解: 秋季常常被看作是一年中收获和离别的季节,诗人在此可能感慨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6. 情苦高名上哲图 - 由于追求高远的名声(高名),诗人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注解: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执着和由此带来的内心的挣扎。
  7. 业就巍科酬极志 -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奋斗,最终实现了宏伟的目标和理想。注解: 这是对诗人坚持不懈、终获成功的肯定。
  8. 比来臣相不当途 - 现在想来,过去作为官员的道路并不是最正确的选择。注解: 这句话反映出诗人对自己过往选择的反思,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或对理想的坚守。

赏析:
此诗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修养和志向的追求。从隐居修行到简朴生活,再到对名利的执着与反思,诗人展示了一个不断自我提升和成长的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作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升华的主题。整体上,这首诗是对个人品质和人生道路的一种深刻思考和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