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与么会,方始契如如。
【注释】
- 过水睹影:指看到水中自己的倒影而顿悟。
- 大悟前旨:彻底觉悟以前的教诲。
- 因有偈:即“因偈”,是说有诗作来表达这种觉悟。
- 切忌从他觅:不要去寻找现成的答案或方法。
- 迢迢与我疏:遥远的距离使我与你疏远。
- 处处得逢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遇到你。
- 正是我:指自己,也是指对方,因为“渠”也是指对方。
- 不是渠:指自己,因为自己与对方是不同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领悟了佛教禅宗中关于“我”和“非我”的哲学观点后,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诗中以“过水睹影”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顿悟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间万物的独特见解。
一、二两句“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强调了要独立思考,不盲目寻求现成的答案或方法。这既体现了禅宗的“无师自通”的思想,也反映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独特见解,认为真正的智慧并非来自于外界的传授,而是来源于内心的领悟。
三、四两句“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是在何处,都能遇到真理,只要我们用心去领悟。这种观点既体现了禅宗的思想,也反映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独特感悟。
五、六两句“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则是对“我”和“非我”这一主题的进一步阐述。诗人认为,真正的自我并不在于外在的存在,而在于内心的领悟。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时,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万物的本质。
七、八两句“应须与么会,方始契如如。”则是对整个诗歌的总结与升华。诗人认为,要想真正领悟到世间万物的本质,必须与禅宗中的“我”和“非我”这一主题相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契入佛性的真实境界。这也体现了禅宗思想的核心——超越世俗,回归内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禅宗的思想,又反映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独特见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