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园庐二友接,水竹数家连。
直与南山对,非关选地偏。
草堂时偃曝,兰枻日周旋。
外事情都远,中流性所便。
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
余亦幽栖者,经过窃慕焉。
梅花残腊月,柳色半春天。
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项鳊。
停杯问山简,何似习池边。

【注】卜,占卜。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檀溪(qú):水名,在今安徽宣城县西。

卜筑:选择居住的地方。因自然:顺从自然形势。不更穿:不需凿井引水。园庐:别墅。二友:指吴张二子。接:接近。

直与南山对:山势正对着南面。非关选地偏:不是选择风水好的地方。

草堂:隐居的屋舍或草庵。时偃曝:有时躺卧晒太阳。兰枻(yì):用香木做的小船,泛指舟船。

外事情都远:外面的世事都不重要。中流性所便:内心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中流:中间。

闲垂太公钓:闲暇时垂钓。太公:姜尚,春秋时齐国人,曾辅佐周武王伐纣,后来归隐于渭水磻(pán)溪,垂钓以待文王出山。兴发子猷船:兴致勃勃地划着小舟游玩。子猷:王献之,晋代书法家、文学家。他喜爱山水,常乘船游赏。

余亦幽栖者:我也是隐居的人。幽栖:隐居。经过窃慕焉:路过时暗暗羡慕。

梅花残腊月:冬末春初,梅已残落,寒风凛冽。柳色半春天:柳条已经泛绿,春天来临。鸟泊随阳雁:大雁随着阳气上升飞回南方。鱼藏缩项鳊:鱼儿藏身于河床深处,只露出头来。

停杯问山简:停下酒杯向山简询问。何似习池边:像不像在襄阳的习池边?习池,即习家池,在湖北襄阳。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吴县张氏父子别墅,感慨自己也是“幽栖者”,经过时不禁暗暗羡慕他们的生活。诗的开头写诗人来到别墅,首先看到的是那顺从自然地势而建造的住宅,它不需要凿井引水,也不需再改变地形地貌,完全顺应了自然环境,这正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美学思想。接着诗人描述了别墅周围的景色,园里、林间、水旁、竹林等几处地方,都有人家,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诗人还特别提到与南山对望,与“非关选地偏”这一诗句相呼应,表现出诗人对于环境的喜好。然后诗人又写到自己的心情,闲适地躺在那里晒太阳,心情很舒畅,甚至想拿起钓鱼竿去钓个鱼解解闷,或者划着小舟出去游玩一下。最后诗人又想到外面的事情都已远去,内心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并表示自己也是一个“幽栖者”。全诗语言流畅、明白如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