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名山到因脚,辛苦年深与袜著。
如今年老不能行,手里把个破木杓。
破木杓,俵与众生甘露药。
众生吃了尽惺惺,一切昏迷皆失却。

【注释】:

  1. 偈颂并序 其六十一:指佛教中的一种说教,即通过颂诗的形式来宣讲佛法。
  2. 一切名山到因脚:一切名山,指的是佛教中的名山大寺;到因脚,是佛教中修行的最终归宿。
  3. 辛苦年深与袜著:年深,指的是修行的年头很长;与袜著,是比喻修行过程中经历的各种艰难困苦。
  4. 如今年老不能行:如今,指的是现在;年老,是形容自己的年龄已大;不能行,是形容自己无法再像年轻时候那样修行。
  5. 手里把个破木杓:手里,是形容自己的手中;把个破木杓,是形容手中的工具简陋;破木杓,是指修行时所使用的破旧法器。
  6. 俵与众生甘露药:俵,是佛教中的一种施舍行为;甘露药,是比喻修行所得的功德和智慧。
  7. 众生吃了尽惺惺:众生,泛指所有的生灵;吃了尽惺惺,是形容修行后的众生都变得清醒、明智。
  8. 一切昏迷皆失却:昏迷,是形容众生原本的状态;失却,是形容由于修行带来的转变而失去原来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偈颂,主要讲述了修行者在漫长的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艰辛和困难,以及最终通过修行获得的智慧和解脱。全诗以“破木杓”作为象征,表达了修行者在漫长岁月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一句“一切名山到因脚”,诗人用佛教名山来比喻修行的最终目标,强调了修行的过程漫长而艰辛。第二句“辛苦年深与袜著”,进一步描绘了修行者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达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第三句“如今年老不能行”,则表达了修行者因为年纪增长而无法继续修行的现状。第四句“手里把个破木杓”,则形象地展现了修行者手中的简陋法器,暗喻着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第五至七句则是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描绘,第八句“俵与众生甘露药”意味着修行者将自己所得到的宝贵经验和智慧分享给他人,希望能为众生带来光明和希望。最后两句“众生吃了尽惺惺,一切昏迷皆失却”,则表达了通过修行,众生都能获得觉醒,摆脱过去的迷茫和痛苦。

整首诗充满了对修行者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佛教中对于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的教义。通过对修行过程的描写,展现了修行者内心的挣扎和成长,以及对众生的关爱和奉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