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慈育契圆空,远迈传灯照海东。
度物草筹盈石室,散流佛戒绍遗踪。
化毕分身归净国,娑婆谁复为验龙?

《七言伤大和上》是唐代诗人法进的作品,此诗以宏大的格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位伟大僧人的人生旅程和精神追求。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详细解析:

  1. 大师慈育契圆空:这里“大师”指的是高僧或修行者,而“慈育”则意味着慈悲的教化与养育。诗人通过对这位大师的描述,表达了对其深厚佛法和慈悲为怀的高度赞誉。“契”表示契合或相合,“圆空”则指圆满的虚空,暗示了某种圆满或无缺的境界。这里的“圆空”可能暗含着对佛教中“一切皆空”思想的理解和接受。

  2. 远迈传灯照海东:这里的“远迈”意味着深远而远大的志向或行动,“传灯”则是佛教中传递智慧的意象,“照海东”则描绘了光芒如海东之水一般宽广、深远。整句表达了这位大师不仅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还以实际行动传播佛法,照亮远方。

  3. 度物草筹盈石室:“度物”可能指传授佛法或教诲,“草筹”是一种古代计数的方法,象征着简单而直接的智慧传达。“盈石室”意味着这些知识如同石室中充溢的智慧一般,丰富而充实。这一句强调了佛法的普及与传承的重要性。

  4. 散流佛戒绍遗踪:这里的“散流”意味着佛法像流水一样无处不在,无处不在且自由流淌。“佛戒”指的是佛教的戒律或教义,“绍”即继承,“遗踪”则是指前人留下的足迹或传统。整句反映了这位大师不仅继承了佛教的教义,还将其发扬光大,影响深远。

  5. 化毕分身归净国:这里的“化毕”意味着教化完成或使命达成,“分身”可能表示化身或转世,“归净国”则是指回到一个纯洁无暇的国度,可能是比喻一个理想的净土,也可能是字面上的回归。这一句表达了这位大师完成了他的修行使命,最终返回了一个理想中的纯净世界。

  6. 娑婆谁复为验龙:这里的“娑婆”是梵语的音译,意为世间或尘世,“谁复为验龙”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在世间谁能验证或证明龙的存在呢?这里的龙很可能是指传说中的龙王或其他神灵,诗人用这个意象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真理和信仰被怀疑和质疑的忧虑。

《七言伤大和上》不仅是一首表达对伟大僧人敬仰之情的诗歌,它还深刻地探讨了佛法的传播、实践以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影响。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位高僧的伟大精神和深远影响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