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海礼冰碧,穿云来玉清。
千山盘鸟道,十里入猿声。
草木飘香异,云霞引步轻。
谁言鳌顶上,此处是蓬瀛。
【注释】
行:行走。桐柏山:在河南南阳市西,为大别山主峰。
际海:指大海。礼:恭敬。
穿云:形容山峰高峻。来:来到。清:指清澈的溪水。
千山:指群山。盘鸟道:蜿蜒曲折,好像鸟儿盘旋的山路。猿声:山中的猿猴叫声。
香异:草木飘香,不同一般。轻:飘逸。
鳌:传说中巨大的龟。顶上:山之巅。蓬瀛:传说中的仙山名,这里泛指仙境。
【赏析】
此诗写桐柏山的美景,表现诗人游历山水、欣赏自然风光的喜悦心情和豪放的情怀。
起联“际海礼冰碧,穿云来玉清”。点明诗人游览之地是桐柏山,并交待了诗人登山观景的时间。“际海”二字说明诗人站在高山之上,俯瞰着大海;“礼”字表明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冰碧”、“玉清”,形象生动地描画出山间云雾缭绕,晶莹剔透的情景。“穿云”二字写出了桐柏山的高峻。这二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描绘了桐柏山的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颔联“千山盘鸟道,十里入猿声”。诗人进一步描写桐柏山的美景。“千山”一词用得极好,它不仅突出了桐柏山连绵起伏的特点,还渲染了诗人游历的艰难。诗人沿着盘踞着无数山峦的山路行进,一路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听着猿猴的啼叫,不禁感叹不已。
颈联“草木飘香异,云霞引步轻”。继续描写桐柏山的美景。“草木飘香”四字写出了桐柏山上花草树木茂盛,香气袭人的美丽景象;“云霞”二句则描绘了桐柏山云彩缭绕、霞光映照的美丽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引步轻”三字更是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桐柏山云雾萦绕,如丝般轻柔的景象。
尾联“谁言鳌顶上,此处是蓬瀛”。表达了诗人对桐柏山的美好向往和赞美之情。诗人以“鳌顶”暗指桐柏山的最高处,而“蓬瀛”则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桐柏山的敬仰之情。
此诗语言优美清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