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咏团扇,今已值秋风。
事逐时皆往,恩无日再中。
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
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注释】婕妤:古代女子的称号。团扇:古时妇女用团扇障面,取悦于人,后因以“团扇”为美人代称。怨:怨恨。由来:从来。咏:歌咏。值:遇到。事逐时皆往: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恩无日再中:恩宠一天天减少。上苑:宫名,在长安城西。寒露:指深秋的清晨。谢:凋谢。相如:司马相如,汉代著名文学家,曾作《长门赋》哀怨自己失宠。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团扇以抒写作者对宫廷生活的厌倦和怀才不遇之感,表现了对现实社会不满的情绪,同时也反映了封建时代士人的苦闷心情。

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单位。第一句点明题旨,指出团扇这种物品向来是人们歌咏的对象;第二、三两句写团扇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而恩宠也一天天减少了,最后两句写团扇的颜色每年在变化,但作者认为像司马相如那样的大文豪也无法写出这样的作品。

这首诗虽然以咏物为题材,但诗人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咏物本身,而是通过咏物,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和感慨。

此诗与班固《东都赋》中的“朱宫彤台,连闼洞房。金窗玉户,红壁墨梁。重轩三阶,飞廊九房。既丽且修,得得且康。雕璧藻井,璇玑龙章。其饰玩也华观瑰玮,五采争光。其流溢也垂则宣朗,靡流不争。于是乃有皓齿粲烂,蛾眉曼睩,目呢睛鲜,灼烁流盼。秾纤得衷,丰色皎然。”以及王褒《登楼赋》中的“观基趾于东厢兮,望椒丘之似岊兮。”都是描写宫廷生活的华丽和富丽堂皇,然而,它们所表现的是一种外在的美,一种表面的美。而此诗则是表现内在的美,一种真正的美,一种永恒的美。这种美不是外在的装饰和华丽的外表所能比拟的,而是来自于它的内在的精神和气质。这种美,才是真正值得赞美和珍视的美。因此,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是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