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
悬槛飘寒雨,危堞侵江流。
迨兹闻雁夜,重忆别离秋。
徒有盈樽酒,镇此百端忧。

【注释】:

始罢永阳守:刚刚结束在永阳县的职务。

复卧浔阳楼:回到浔阳楼。

悬槛飘寒雨:栏杆外挂满冰凌,细雨飘飘洒洒。

危堞侵江流:高高的城垛侵入江水中。

迨兹闻雁夜,重忆别离秋:到了这个时候,听到南来大雁的叫声,便怀念起秋天的离别。

徒有盈樽酒,镇此百端忧:白白地喝着满杯酒,却无法排解心头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758年(天宝七年),时王昌龄被贬为江宁县丞。诗写诗人在浔阳楼上遥望南方、思念亲人之情。首句“始罢永阳守”,点明自己从永州调任至浔阳;次句“复卧浔阳楼”,表明自己已经回到浔阳。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寒冷的景象:栏杆外面挂满冰凌,而细雨纷飞;高高的城垛侵入江水中。五、六两句则由景入情,诗人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诗人想到自从辞官回乡以来,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一直都很不佳。此时,又正值大雁北归的季节,不禁勾起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七、八句写诗人在浔阳楼上饮酒以排遣愁绪,可是杯中之酒无法消解心中的愁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徒有盈樽酒,镇此百端忧。”抒发了自己空有美酒而无法排遣忧愁的无奈心情。全诗写得悲壮苍凉,沉郁深婉。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现了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诗人个人遭受的不幸命运。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愤与苦闷,感情深沉真挚,语言明白浅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