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宣城郡,孤舟远到时。
云林谢家宅,山水敬亭祠。
纲纪多闲日,观游得赋诗。
都门且尽醉,此别数年期。

【注释】

①江上:江边。宣城郡:古郡名,即今安徽宣城县。路录事:官名,掌管一县的行政、司法。

②孤舟:指船。远到:远远到达。时:指时光,时间。

③云林谢家宅:指谢安故居。云林: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曾为会稽内史。谢安隐居在会稽东山,后人称其居所为“东山”。这里以谢家的住宅借指谢安的居处。

④山水敬亭祠:敬亭山位于宣城,山上有座祠宇。

⑤纲纪:官名,主管官员的品级。闲日:闲暇的日子。观游:游览欣赏。赋诗:作诗。

⑥都门:京都城门。尽醉:尽情饮酒。此别:此行离别。数年期:几年以后。

【赏析】

《送宣城路录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饯别诗。此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宣城,次句写友人远航而来,三、四句赞美沿途风光,五、六句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不舍之情,末联写饯别之时的情景。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致深长。

“江上宣城郡,孤舟远到时。”第一句交代了送别的地方是宣城的江上,第二句说友人乘坐着孤舟从远处来到,这两句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为下文写景抒情作了铺垫。

“云林谢家宅,山水敬亭祠。”接着作者描写了宣城境内的山水景色,云林,即东山西坡上的别墅群,因山势似浮云而得名,这里借指谢安的居所;“山水”,既指自然景观,也暗喻谢安的清雅高洁,还与“水林”相对应;敬亭山又名白云山,山中有祠,是当年陶渊明隐居的地方,后成为游览胜地。这两句既写了谢安旧居,又写出了敬亭山的秀丽,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意。

“纲纪多闲日,观游得赋诗。”“纲纪”即官职,这里指路录事这样的小官。作者用“纲纪”一词,表明自己与友人同朝为官,但彼此之间却很要好,相互之间不拘形迹,可以随意交往。“纲纪多闲日”,意思是说,因为路途遥远,所以路上的时间比较宽裕,可以悠闲自在地去游览。“观游得赋诗”,说明他们在路上互相观赏风景,兴致勃勃地吟诗作歌。

“都门且尽醉,此别数年期。”“都门”即京城大门,这里指京城长安。“且”通“遽”,快的意思。“此别”,即这次离别。“数年期”是指再相聚可能要隔上几年的时间,流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首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云林”、“山水”都是引用典故,“谢家”、“敬亭”也都是典故。诗人巧妙地将古人的故事与自己的情感结合起来,使诗句显得文辞华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